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论文中心 -> 其他论文 -> 其他 -> 论文内容

转型期道德建设矛盾问题初探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其他    收藏本页

第25卷 第4期 2003年 8 月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收稿日期:2003-02-10
作者简介:蒋建军,浙江万里学院教师(浙江 宁波 315100)。

转型期道德建设矛盾问题初探 蒋建军

摘要: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建设,存在着一些矛盾现象,主要表现为强烈的道德规范要求和道德失范的矛盾、社会一元目标与个体道德实践目标多元的冲突、伦理目标与心理基础的不一致等。产生这些矛盾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深刻的社会变革,同时忽视道德主体内心的精神体念,缺乏对道德本质的深刻认识,把道德仅仅当作实现某种目的和手段。
关键词:道德;矛盾;原因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0627(2003)04-0056-03

  20世纪80 年末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历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引发了社会生活领域的巨大变革,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客观上要求并直接导致道德转型,由于社会转型和道德体系的转换并未最终完成,使得当前的道德建设呈现出复杂的特点,出现过去未曾有过的矛盾现象。揭示道德建设的矛盾问题,深入分析矛盾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当前的道德建设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一、道德建设的矛盾问题及其表现
  1、强烈的道德规范要求与道德失范的矛盾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规范经济,它要求经济人在求利的过程中恪守交换的公平、公正与诚实;在转型期被激荡的以经济生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渴求稳定、有序、和谐。这一切都体现了社会对道德规范的强烈要求。但是,由于原有规范体系并不包含确认新生活的道德规范,形成了对道德规范的强烈要求与道德规范缺失的矛盾,具体体现在道德判断不清、价值评价紊乱和行为控制乏力。
  1)道德判断不清。“义利”规范,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的基础,义利关系历来有明确而清晰的判断。比较而言,重义而轻利、先义而后利、舍利而取义,换句话说,这是道德的。而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利是推动个体经济和行为的内在动力,由此引发的一切行为又无不与义相关,使得人们对义利之辨又有许多不同于过去的看法和认识。同样,过去一目了然、凭借人们内心的信念和道德心境就可以毫不费力作出的判断,现在变得费劲和不能令人信服了。价值评价紊乱。道德判断的不清晰,导致价值评价的紊乱。
  2)价值评价的紊乱,来自价值评价标准的不一,双重的、多元的价值评价标准,使任何一种活动、一种行为和一种现象可以得到不同的评价。
  3)行为控制的乏力。道德对行为的控制是基于行为者内心的信念和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的内外作用,尤其是内心的信念对个体自身的控制。由于道德判断的模糊和评价标准的紊乱,使个体内心的良知淡化,外在社会舆论监督产生混乱,行为控制能力削弱。所以,常有这样的事发生:一个人作出正义行为和贡献,却得不到社会的普通赞美;而做了不道德的事,良心也得不到自我的谴责,内外无力,备感尴尬和困惑。
  2、社会一元的道德目标与个体道德目标多元的矛盾
  浸濡集权专制思想而乏民主精神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和道德教育,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抑制个性特征而求社会“大同”的目标趋向,加上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形式,“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过去人们关注的是个人统一于社会的道德品质,而现在强调的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总之,它是社会意识形式和规范上的整齐划一,强调的是社会道德目标的一元性。
  社会道德的主导价值目标应该是一元的,但这是“应然”的状态,绝非“实有”的状态,是一种经长期努力作为社会追求的目标而言,它对社会个体成员具有吸引和导向的作用。这丝毫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作为道德个体,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在其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上不能有不同的具体的道德目标。
  问题在于,在实际的道德建设中,时常有以道德目标的一元性否认个体道德实践目标的多样性,在道德目标上呈现出矛盾和冲突的现象。这种矛盾现象,表现为以社会一元的道德目标取代实际存在的个体道德实践的多元目标取向,把未来所追求的作为当下社会所主导的。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但在舆论的压力下为了表示自己的道德又不得不去做,内心缺乏驱动。如过去我们强调不论对何人都是共产主义、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等的说教。产生的危害是:要么把崇高的道德目标和追求庸俗化,要么由于达不到共产主义的要求而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导致为求道德而言行不一,弄虚作假,在一元的道德目标下却是群体道德水平的滑坡。
  3、伦理目标与心理基础的矛盾
  道德目标的确立,必须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是它的伦理学依据;同时又要根据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是它的心理基础。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包括单个个体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如儿童、少年、成人;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不同群体基于共同生活背景和道德实践环境的共同心理特点(如不同行业、职业群体)。这是道德目标得以确立的心理基础。
  前述第二个矛盾现象也表现了在进行道德目标确立时的伦理学依据,即更多地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及经验的东西,忽略了心理基础。三个小学生扫雪的例子较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老师给三个小学生出了一道思考题:下雪了,要扫雪,在你们三个人中,你是扫自己门前的雪呢,还是扫他人门前的雪呢?三个学生的答案分别为:A为B扫雪,B为C扫雪,C为A扫雪。而当老师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三个学生的回答是“助人为乐,这是雷锋叔叔教我们这样做的”。
  忽视道德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必然导致人们常说的“小学生共产主义教育,中学生集体主义教育,而大学生却是文明礼貌教育”的倒置现象。教育环节的脱节自不待言,更重要的道德教育目标超越了被教育对象的心理基础,教育成效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
  二、道德建设矛盾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前道德建设中矛盾问题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人们的思想认识的因素,还有在道德建设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式的因素。其中由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的社会变革是根本的原因,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道德及其建设的习惯思维和不甚清晰的认识加剧了人们思想的迷惘和混乱。
  1、社会变革是道德建设矛盾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发轫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变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必然会对社会的意识形态、思想观点、道德准则以及价值体系产生极大的影响。经过20余年体制改革,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胎胚已发育成熟,经济体制改革的“经济阵痛”也已过去,社会心理对此的承受也已加强,并且转化为进一步使经济体制完善的心理动力。但由于社会意识和思想道德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的变革远未完成,包括道德生活在内的社会生活变革的“社会阵痛”仍未完成。
  首先,经济关系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的变革,使得原有道德体系及道德准则形成并赖以发挥规范作用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使原有道德失范。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之超稳定经济和社会结构之上的,并且经过建国以后计划经济集中模式的强化,形成了稳定的道德体系结构和很强的道德规范作用。但是,自20世纪70 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的深入,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很容易使人产生许多的不适应,失去某些原本作为规范的道德准则,形成了道德观念的动荡不定、复杂多变。这种不适应,从另外的角度上看,实际上就是原有规范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表现为“失范”。
  在社会转型之前,社会的道德规范是明确而成体系的,它对行为的判断、评价和控制,也是卓有成效的,虽然我们在今天不敢说所有的规范都是道德的。随着对生产关系的变革的加深,原有的规范大厦的倾覆也在情理之中。其中的前提是原有的规范并不适应当下的现实,因此“失范”。
  其次,适应新的经济关系以及社会生活现实的道德规范及其体系还未完全确立和成熟。“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恩格斯的这一著名论断,揭示了道德观念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但并不是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就必然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的,道德观念的变更往往不是与经济关系的变革同步的,就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而言,总是落后于经济关系的变革的,出现一个时期的“道德真空”状态,可谓“无范”。
  总之,“失范”、“无范”的道德生活现状,与市场经济作为规范经济对道德规范的强烈要求相矛盾。
  2、把道德建设仅仅看作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手段
  忽视道德主体内心的精神体验,缺乏对道德本质的深刻的认识,是道德建设矛盾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道德能够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道德的功用或效用。但能否反过来说,道德只是为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回答是否定的。但长期以来,在认识上我们更多的是从道德所具有的调节功能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道德的,而且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必然以手段的作用来进行道德建设的。于是道德建设在某个时期也经常沦为工具,既然是手段,也就可以为不道德的目的而为,历史上就有“道德吃人”的现象,以道德的名义尽行不道德之事。
  实际上,道德之产生,是“本于生命,而在一定意义上高于生命。”按照张岱年先生的看法,人的生命力的特点,在于生命力的社会化,即在社会中保持和发展生命力;在保持和发展生命力的过程中产生了道德;人作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