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
中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大致处于复合思维和前语言思维的层次上,因此出现没有语言的思维和“迷路的研究”等情形并不奇怪。另一方面,又要充分相信孩子们的潜在能力,大胆假设,充分研讨,使孩子们得到更多的语言及非语言信息。
1.课堂整体设计上要有策略,研讨内容的难度要适合研讨的参与者。比如中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描述能力弱,常常制约了思维的启动,使研讨陷入困境。在教学《植物的茎》一课观察茎有什么特点时,因为观察点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过于散漫,小学生的注意力分配不够,在研讨开始就出现了语言空白。如果把各种植物的茎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时,学生对茎的观察有了背景,就可能启动思维,引发语言,从而促进思维发展。
2.学生的思维发生障碍时要因势利导,加以疏通,才能使研讨顺利进行。比如教学《空气与燃烧》一课,讨论杯子里的蜡烛灭掉的原因时,有位学生回答说:“因为空气变热了,所以火就灭掉了。”另一位学生则更明确地说:“燃烧需要冷空气。”学生怎么会把问题引申到冷热空气上去呢?原来是上节课讲了《空气的流动》后学生把知识点迁移了,这是教师始料不及的。怎么办?如果简单的一句话否定掉了,肯定会破坏整个研讨气氛。我就再提一个问题:“空气冷热真的与燃烧有关吗?”很快有学生提出异议,于是新的研讨开始了。如此一辩,学生的思维很快走出迷沼,走向解决问题的实质方向。
二、要考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L·S·维果茨基指出,思维和语言产生于不同的根源,可能存在没有语言的思维和没有思维的语言。教育的作用就是把思维和语言联系起来,使其彼此丰富并且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概念。孩子们在摆弄操作材料时,许多发现进入他们的头脑,但只是不明确的、片断的、多变的前语言信息。这就是中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状况。如何处置呢?通常有三种做法:
1.保持孩子们的语言原貌。
如《空气的流动》中讲到风是有力量的,四年级学生很难一下说出“力量”一词,他们会用“能使帆船前进”“推风车”等等语言表达,那么教师就不一定非要学生说出“力量”一词不可。
2.适当时机,提供词汇。
在适当的时候提供适当的词汇,主要是指对形成概念的关键词要适当点拨。如研讨物体怎样振动发声时,学生发言:“钢尺在上下颤动,有很多叠形”,“鼓面跳动”……这些描述都是具体的、生动的,但不是科学的词语,教师就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直接归纳出:这样的运动就叫振动。这样就帮助学生度过了语言难关。
3.学生语言的相互作用。
教师要设法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说的话,比如学生说:铁比泡沫重,所以铁下沉泡沫上福对“重”字的理解,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语言中的意义时,你就不难发现他们的真正意思。这时候,教师就不能说他错,而应积极引导,让学生互相解释、阐述,以求达到更高层次的概念水平。在研讨中,语言和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在相互作用中沿着概念箭头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