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
李曾伯
天下奇观,江浮两山,地雄一州。对晴烟抹翠,怒涛翻雪,离离塞草,拍拍风舟。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问只今人物,岂无安石;且容老子,还访浮丘。鸥鹭眠沙,渔樵唱晚,不管人间半点愁。危栏外,渺沧波无极,去去归休。
这首词是作者于宋淳熙六年即公元1246年所作。曾伯时年48岁,正任两淮阃帅,掌握一定兵权。吴履斋,即吴潜,与曾伯为同时代人,年长于曾伯,官居左丞相。多景楼,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内,系宋太宗时陈天麟所建,为甘露寺风景最佳处,宋书法家米芾称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此地风景秀丽,历来题咏颇多。吴潜曾作《沁园春·多景楼》,曾伯此词即是和其韵而作。
词中有画,可说是此词的最大特色。寥寥几笔绘出一幅清新、俊逸的江水山色图;而且沿着笔触,读者又能明显地感受到作者思绪的起伏变化。
上片触景抒怀,情融景中。开首“天下奇观,江浮两山,地雄一州”三句,意谓登上多景楼,迎入眼帘的是奇特壮观的景色,长江浩浩荡荡直泻而去,上面的金山和下面的焦山,仿佛是被江水托浮着向前移动。我国东南除此地外,哪还有如此胜景!实景与幻象相融合,其中用一个“奇”字,表现出了奇妙的视觉幻象。“对晴烟抹翠,怒涛翻雪,离离塞草,拍拍风舟”,画面进一步活跃起来。看吧,江面开阔,水雾缭绕,晴日下,格外分明,江那边,只能模糊地看见青青的山影。句中“抹”字,生动地绘上令人神往的一笔。灵动的笔触一转,绘出浪声阵阵,一浪高过一浪,如一堆堆白雪翻滚。句中“怒”、“翻”二字,将气势浩大的江涛表现得极有力度。江边苇草丰茂,江船迎风击水前进。“离离”,茂盛貌;“拍拍”,浪击船头声。登斯楼也,睹其江水、远山、烟波、怒涛、塞草、行船,画面生机盎然,气势宏伟,怎不激起有志男儿的壮志豪情呢?但是,现实残酷地粉碎了词人的宏伟抱负,不禁悲从中来。他感到“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岁月如此匆匆消逝;对照之下,他却只能“几度斜阳人倚楼”。于是一种愤懑压上他的心头,“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英雄老矣,什么都不可能了,难有作为。如此写来,感情一波三折,起伏有致,令人感动。
下片直书感喟,情中带景。曾伯怀才不遇,一生所学,报国无门,可此时国家还失地未复,社会动荡不已,他怎不忧国忧民呢?“淮头,虏尚虔刘”,淮头”,淮水上游,此指淮西;“虔刘”,劫掠,杀戮。淮西(当时为金人统治)的父老乡亲还处在夷虏的铁蹄之下,怎么无人过问呢?无疑,其矛头是直对南宋朝廷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词人更明确提出:“问只今人物,岂无安石。”词人此时想起镇江曾作抗敌前线的情景,晋宋间就有许多英雄从此挥师北上,与敌作战,特别是谢安(字安石)更在淝水之战中大获全胜,收复了许多失地。那么,当今难道就没有谢安那样的英雄么?他的回答是肯定的,潜语为“我就是”。词人自比谢安,志愿出征,领导抗战,可是,朝廷却不任用他,使他壮志难酬。既然如此,词人只好退而求隐:“且容老子,还访浮丘。”此句意谓,还是归隐去吧,去与浮丘公相伴。浮丘公,仙人名,相传黄帝时隐于深山修行。下面,词人更进一步抒发了归隐的思绪,并为未来的归隐生活作了构想:“鸥鹭眠沙,渔樵唱晚,不管人间半点愁。”这样,在词人的眼前出现了归隐生活的幻景,闲适,安然,不问世事,写得十分真切生动。词尾写道:“危栏外,渺沧波无极,去去归休。”这里,词人写自己倚栏远眺、沉思,深感国运难回,英雄失志,终于下定归隐的决心。“去去归休”,不能再犹豫了。
此词意境开阔,绘景抒情相得益彰,且气韵流畅,很有力度。就内容而言,其中消极避世的隐退思想与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这一对矛盾集中于词人一身,这是现实使然,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分不开,这种情绪还可见诸同时期的其他词人作品之中。(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