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在八年级上初步学习了新闻这个体裁以后,我先让班级每4个学生组成一个新闻采访小组,再确定采访对象,他们自由分组采访我们学校的教职员工。学生们视野很开阔,有的采访班主任,有的采访任课老师,有的采访门卫师傅,有的采访实验室老师,有的采访食堂工作人员……有一组学生来问我:"我们想采访校长可以吗?"我鼓励他们说:"可以,大胆去采访,要表现出我们的诚恳与实力!"学生们在校园中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采访。他们带上纸笔,带上录音笔,推开一扇扇办公室的大门,和自己的采访对象交流沟通。采访任务胜利完成,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组同学选择了学校的送水工采访,在《采访有感》中,一位同学写道:"送水工一边回答我们的问题,一边继续排放着空水桶,他忙得实在停不下来。他肩上挂着的毛巾在诉说着他的辛苦,他卷起的裤脚在讲述着他的忙碌。"我发现这里的细节描写真精彩,如果学生不是走到送水工的身边,不是耳闻目睹,是写不出这些感人的文字的。
案例三:学生都怕写作文,觉得下笔无语,或虚构内容,或翻版故事,或空洞无趣。怎样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我觉得还是要鼓励他们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找到源头活水。在教完《背影》一课以后,我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背影》能感动几代读者?"学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最后一致认为:"父亲的背影凝聚了深深的父子情,选材虽小却真实感人。"我又启发学生:"你们观察过自己父亲的背影吗?今晚的语文作业就是用心观察父亲的背影,用心记录下来。"学生们很听话,绝大多数孩子都认真完成了这项特殊的语文作业。在接下来的作文课上,习作的命题就是《父亲的背影》。因为有了生活中真实的观察与感受,学生下笔流利了许多。有的写了在厨房忙碌的父亲的背影,有的写了在风雨中骑车前行的父亲的背影......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个孩子写了他父亲因为身处困境偷偷哭泣时双肩抖动的背影,让人看了潸然泪下。因为作文的命题贴近生活,所以出现了许多感人佳作。
以上三个案例就是我日常教学中真实记录的片段,设计这些环节时我把语文教学和生活链接在一起,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回归生活。从这些教学实践中,我有几点感受:
(1)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要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常常感叹"语文难教",老师课堂上抑扬顿挫,课后循循善诱,可是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并不高;学生也常常抱怨"语文难学",一遍遍读,一行行写,就是拿不到高分。其实我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的大课堂,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脱离生活的纯粹知识讲授可能会让学生考出高分,却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也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
(2)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的确,广阔的社会背景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学习语文天空,而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这就启发我们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它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使其自身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教材。例如设计的"校园采访"就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把语文课堂延伸到了校园,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也让语文课堂变得开放而有活力。它把语文置身于社会生活中,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了解社会的窗户,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语文。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把《皇帝的新装》搬上了学校的舞台,舞台成了语文课堂。我带着学生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踪迹,校园成了语文课堂。"生活中处处是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地提高,而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
(3)"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只有加强课堂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创造生活,做生活的智者,更做生活的主人。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让语文回归生活;语文中处处折射出生活的光彩,让生活走进语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