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满招损,谦受益”的谜底揭晓后,许多学生都表示对这堂课印象很深。还如在环己烯的制备中,有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就发现在环己烯与环己醇是否形成共沸物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较多的文献上都认为环己烯与环己醇能形成共沸物[2-4],而在周科衍编的实验指导书上则认为这是错误的[5]。这次讨论最终导致了“环己烯与环己醇共沸问题的实验与模拟研究”这个探究性实验项目的产生。随着师生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易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全面地调动起来了。而且,这种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扮演“小教师”角色的机会,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以及临场应变能力的提高都很有帮助。探索层次的教学方式实践在探索层次,采取了由学生“自主探索,教师指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发现,实验技能的切实掌握,不仅需要对单项技能的严格训练,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多种实验方法做到融会贯通。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学生尽早参与课题研究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捷径。事实上,许多高水平大学的学生大多都在大学三年级甚至二年级就开始进入课题组、项目组接受探究性实验的训练。不庸讳言,科研是许多独立学院的短板,学生受到的科研训练相对较少。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的一些措施来弥补自身的短板:一是引导教师吸收部分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接受训练,同时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改造成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使之成为开放实验,让学生选修;二是与企业合作成立了应用化学研究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三是充分挖掘毕业论文这个平台的作用,将毕业论文选题从第8学期提前到第5学期,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毕业论文。实验成绩评价方法的确定将实验成绩划分为态度分、技能分、报告分、创新分四部分,根据各层次实验要求的不同,对评分标准和考核方式实现了差异化管理。各部分比例的确定是基于以下几个考虑:(1)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一般较好,而到高年级,往往有放松的迹象。因此有必要加大态度分的比例,同时也有利于让学生明白实验态度乃至今后工作态度的重要性;(2)实验技能的训练应是化学实验课训练的核心内容,因此在3个层次的评分中,技能分所占比例均是最高的;(3)对基础层次的创新分不作要求,而是将其体现在提高层次和探索层次上的考核上,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对于考核方式上同样实行了差异化管理:基础层次实验的考核分成两部分,即最终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而期末成绩=考试成绩+操作成绩;提高层次的实验成绩=预选实验成绩+必做实验成绩;探索层次的考核=实验成绩+答辨成绩。
通过重新设计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路径及将其付诸实践,现已基本达到设计初衷:一是较为顺利地实现了实验课程从附属课程到独立课程的转变,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出现了一大批化学实验教学方面的教研、教改成果及立项项目;二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在近年的湖北省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我校学生的成绩屡攀新高,在连续三届的赛事中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的好成绩;三是实验教学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