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描述:从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正式开通短信服务以来,手机用户开始有了除语音以外的另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与语音业务相比,短信的资费更为低廉,收费模式也很得人心(单向收费),而且操作简便,可谓“老少皆宜”。2001年5月17日,中国移动向“神州行”用户开放了短信服务,短信的互连互通问题逐渐得到解决,短信市场开始真正繁荣起来。
此时,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计划也逐渐浮出水面:利用移动梦网为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开放平台,吸引SP(服务提供商)提供服务,共同经营数据市场。为了做大、做好这个颇具发展前景的业务,中国移动采取了和SP分账的形式,激励SP共同开发无线增值市场。于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短信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手机短信市场也一跃成为中国网络公司的金矿,并造就了NASDAQ中国网络股的“股市神话”。
2002年,SP移动增值服务市场基本上就是短信市场,当年市场规模为17亿元。2003年,在短信市场飞速增长的同时,2.5G增值服务市场也开始启动,当年SP增值服务市场总规模达到45.3亿元。而随着短信市场的超常规增长,竞争也日趋激烈,部分SP开始以提供擦边球内容、强行定制等违规欺诈行为赚取更多利润,严重影响了短信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进入2004年,随着两大移动运营商、信息产业部的一系列SP短信市场整顿、规范政策的出台,短信市场增长幅度开始放缓。短信业务开始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业务增长主要依靠新增用户对短信业务的需求来拉动。
移动电话用户的庞大规模,为以短信为代表的移动增值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2004年,我国手机用户已超过3.3亿户,全年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2177.6亿条,比上年增长58.8%,再次创造了移动通信市场的新记录。而根据信息产业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今年6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超过3.63亿户。构建在如此庞大基数之上的增值业务规模也显得相当乐观,从信息产业部公布的2005年5月通信行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来看,移动短信业务量本年本月止累计达到1147.8亿条,比上年同期增长39.6%。预计到2005年,SP增值服务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10.7亿元,其中短信为47.4亿元,占SP收入的将近一半,而这其中大部分短信是以定制为主,主要涉及体育及娱乐类信息。而整个短信市场的规模则更为庞大,据诺盛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短信业务市场规模为280亿元人民币,2005年有望达到370亿元。
短信已成为手机用户交流信息、传递情感的首选方式。而在节日,这种趋势则更为明显。
以春节为例,在新春佳节的七天长假期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已习惯用手机短信相互拜年。据统计,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七,中国移动通信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84亿条,比上年增长7.7%左右;中国联通的手机短信发送量达到26亿条,增长30%。以目前短信基本资费每条0.1元计算,全国110亿条短信发送量意味着11亿元的市场收入,而这还未包括以短信方式下载的更高资费的铃声、笑话等增值业务收入。据中国联通有关负责人介绍,单从除夕之夜到大年初一,联通手机短信发送量就达到10亿条。短信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虽然短信业务的发展有放缓趋势,各种新的增值业务也层出不穷,但由于短信的自身优势,其在增值业务中的老大地位,很长一段时候内还难以动摇!
NO.2 呼叫中心
业务定义:呼叫中心又为客户服务中心,是为客户服务、市场营销、技术支持和其他的特定商业活动而接收和发出呼叫的一个实体。它是一种基于CTI(计算机电信集成)技术、充分利用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的多项功能集成,并与企业连为一体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利用现有的各种通信手段为客户提供服务。
市场描述:在国际市场竞争规则下,竞争和服务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而正是这两点将直接影响呼叫中心市场的发展。呼叫中心业务最初主要集中在电信业的一些服务领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竞争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对信息化应用程度较高的行业如银行、证券、保险业率先开始应用呼叫中心提供服务。中国入世的成功,则进一步推动了呼叫中心产业的发展,从2001年开始,呼叫中心市场开始逐步加温。
Frost&Sullivan(中国)咨询公司与CTI论坛的调查显示,1998~2001年间中国呼叫中心总体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40%,国内呼叫中心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大量的资金投向呼叫中心行业,呼叫中心服务运营商数量的增加就说明了这一点,很多经营者看好呼叫中心这快蛋糕,希望通过提供外包服务赢取利润。
2004年中国呼叫中心席位总数为14万个,从不同行业呼叫中心席位数量看,电信行业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制造企业占6.5%,政府占5.65%,银行占5.58%。2004年中国呼叫中心投入205亿元,从不同行业呼叫中心投入绝对值看,电信行业占据42.4%,银行占21%,外包占12.9%,其他行业市场份额均低于5%。2005年中国主要行业的大型用户呼叫中心需求比例平均为8.5%。其中需求比例较高的行业有交通、政府、电力,这些行业大型用户呼叫中心需求比例超过了10%。另外,烟草、汽车制造、流通和钢铁企业呼叫中心需求大致在7~8%左右。
随着中国呼叫中心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呼叫中心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呼叫中心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呼叫中心坐席的增长速度从2001年的20%逐渐下降到2005年的8%左右。但这并没有影响呼叫中心的整体市场优势。据诺盛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呼叫中心的市场份额达到172亿元,预计2005年全年的市场份额有望达到192亿元。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预测:从2006年开始,中国呼叫中心市场将进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这是因为在大型企业用户呼叫中心应用的带动下,呼叫中心的中小型企业市场逐渐成熟,需求将快速增长,从而带动中国呼叫中心市场增速从2005年的8%快速攀升到2008年的17.6%。特别是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召开,从经济、旅游、文化交流等方面为全社会带来的巨大的拉动力量。
NO.3 WAP应用
业务定义: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无线应用协议的简称,是开发移动网络上类似互联网应用的一系列规范的组合。WAP协议与现有互联网协议类似,但进行了优化,专为小屏幕、窄带的用户装置(如移动电话)而设计。
市场描述:WAP服务在2000年5月由中国移动推出,经过两年多的市场沉寂,自2002年10月1日,中国移动的多媒体短信业务(简称MMS)正式登陆市场后,整个WAP市场开始爆发,铃声、图片、游戏等基于WAP的产品吸引了众多用户的眼球。WAP业务正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在中国移动WAP正式商用近一年后,2003年7月,中国联通的WAP业务开始计费,中国移动开始面临WAP的竞争和市场压力。在吸收了中国移动在早期市场上的一些教训和经验的同时,基于CDMA1X的网络优势,联通的WAP在业务推广、流量预付费、终端的统一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完善,WAP市场形成了两大队营的较量。
在整个WAP市场被逐渐重视起来的同时,一些大的SP也向WAP应用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在产业链上各方的努力下,2004年国内WAP取得较快的增长,用户规模已经由2003年的890万增长到2004年的4177万,增长了3.65倍;其中,中国移动WAP用户达到3325万。注册用户的增长带动了WAP信息费的增长,市场规模达到24.9亿,由此所带来的信息费收入也得到快速攀升,全年实现11.9677亿元的收入,比2003年增长523%。
据艾瑞市场咨询(iResearch)资料显示,2004年中国移动WAP业务呈现逐步上升势头,从第一季度的15088万元增长到第四季度的28540万元。从2004年年中开始,中移动开始加强针对无线增值服务的监管力度,众多SP先后遭到处罚,其中不乏明星企业,短信、彩信和IVR业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前期行业发展中遗留问题的一次集中显现。相对而言,WAP业务的发展则更加规范,因而受监管力度增强的影响也比较小,这也是WAP业务能够稳定持续增长的原因之一。
目前共有100多家SP提供上千余项WAP服务,涵盖新闻天气、铃声图片、聊天交友、在线游戏、时尚生活、证券财经等业务。在WAP市场上,流量最大的仍然是铃声和图片,比率为55%,其次是聊天交友、游戏娱乐,而时尚生活、邮箱相册、新闻天气、证券财经的流量相对较小。
随着WAP手机的逐渐普及,WAP应用日益为用户所接受。2004年6月,中国移动又推出了手机上网“MO”这一业务品牌的新营销运动,标志着WAP这一业务以正式的品牌全面进入市场。WAP正在通过制造流行,给手机用户带来更多的手机上网体验,从而让手机的无线互联网应用成为一种潮流,像“移动梦网”、“动感地带”等业务品牌一样深入用户的生活。
NO.4 网络游戏
业务定义:网络游戏构筑特定的游戏环境和规则,依托网络、提供多人同时参与的游戏环境和平台。其用户价值在于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对抗,达到交流、娱乐和休闲的目的。其核心特点在于实时在线、互动娱乐。在这里,网络特指互联网。
市场描述:因为网络游戏,陈天桥的财富只用4年便翻了8000倍,从而顺利进入《2003年中国百富榜》第10位;因为网络游戏,盛大网络于2004年5月13日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股市,募资额达1.524亿美元。网络游戏成为互联网业继短信之后的又一盈利点。
由信息产业部、新闻出版署等机构发布的《2004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报》显示,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和增长速度为全球瞩目,已成为中国出版业和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同时,中国网络游戏行业的厂商数量、产品质量都呈现了上升趋势,其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通信、IT制造等行业的发展。目前,中国网络游戏厂商就达300余家。
网络游戏发展如此之快,与庞大的网民基数以及巨大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