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语文专题 -> 语文高考复习 -> 解题指导 -> 文章内容
  • [ 收藏本页文章 ]
  • 答现代文阅读题,你至少要读三遍_解题指导

    文章作者:本站    文章来源:本站整理   文章栏目:解题指导    收藏本页

    答现代文阅读题,你至少要读三遍

    ——阅读的解码程序与整体意识

    在解答现代文阅读题时,不少同学往往只是草草地读一遍,在还没有搞清楚全文的大意和基本框架时,就匆匆忙忙拿起笔答了起来,误以为这样答题才省时、有效、快捷;殊不知,这样答题就如同还没来得及建立坐标系就去求取坐标值一样,才真正是最费时、费工且错误率高的做法。

    一般情况下,阅读的“解码程序”包括三个步骤:一、通读一遍,整体感知;二、回读一遍,找准区间;三、上下联系,寻求答案。也就是说,最起码,你要读三遍。其中,“整体感知”是解题当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试以1994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为例,重点说明一下“整体感知”的操作程序。

    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应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而在当时表示一种文艺风气。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就是抗拒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亦步亦趋是模仿,“反其道以行也是模仿”;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免不了和它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所以,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而从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

    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保持,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它把规律解释得宽,可以收容新风气,免得因对抗而摇动地位。传统愈悠久,妥协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就愈迫切,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例如明、清的批注家要把《水浒》《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和《史记》《汉书》挂钩搭线,西方十七八世纪的批评家也要把新兴的长篇散文小说遥承古希腊、罗马的史诗。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它会影响创作,使作品从自然的天真转而为自觉的有教养、有师承,所以未可忽视。

           (节选自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

    整体感知,必须依据于文体的特点。不同的文体,整体感知起来应由文体的不同特点作为切入点。钱钟书先生的《中国诗与中国画》是一篇议论文,如整体感知,就须从议论文的文体角度(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论证方法等)去分析把握。

    第一段总共七句话。第一句是总说,引领出有关“文艺风气”的话题。第二句至第五句属例证,由艺术家的具体创作情况来概括说明文艺风气对艺术家的影响及作用。其中又分两种情况加以说明:一种是在文艺风气里创作的艺术家;一种是抗拒文艺风气的艺术家。两种情况的分析,其语言标志为“就是……也……”。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同时也”“也”“有……有……”“也是”等语言标志断定这两个例证的内容也是分别从两个方面来论证说明的。还有“正像……所说”和“也说”以及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表明两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且同是对第二种例证的引证。

    两种情况的内容可概括为:无论是在文艺风气里的创作,还是抗拒文艺风气的创作,都要受到它的影响。联系下句,可进一步得知,文艺风气构成了当时所有作品的潜势力和背景。

    由“所以”引起的最后两句话是结论,而且这两句话之间又存在着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文艺风气,不能从作品本身来看,而应从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和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来看。其中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的内容和提法是对前面内容的概括,加之过于笼统,可省之不记。另外,最后一句还运用了喻证法,将无形变有形,给人“举重若轻”之感。

    第二段的内容,相形之下更易分析。该段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为传统方面,一为新风气方面。

    具体为:传统方面“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与之对应,新的风气方面“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其中“也”是明显的语言标志。由“相反相成”一词本身的含义,加之“传统不肯变”与“传统不得不变”“它(即新的风气)一方面……”与“而另一方面……”等语言标志可知,作者又将“传统”“新风气”分别从两方面加以论述。根据各自内容所占的比例不难发现,两者各自的第二方面是论述的重点,且“新风气”的“另一方面”的内容是重中之重。作者在此运用了例证法和喻证法,“例如”和“这类”分别是其语言标志。

    这样简单整理一下,虽然费了一点时间,但是我们理清了文章的大体脉络,明白了作者都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以及为什么这么说。

    不但如此,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这样的益处:一是可以迅速找到所设的四个题目的答题有效区间,按图索骥;二是可以较准确地得到解题的思考角度和途径;三是就以上内容稍加整理,便可直接得出第29、30题的较完整的答案。

    第二遍的阅读,就是回读一遍,找出答题的有效区间。这是接近正确答案的关键一步,因为每一道题目都会有一个范围。如果在区间的确定上发生偏差和失误,我们就无以总结归纳出正确的答案。譬如,2001年高考试题的第21题:

    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这篇题为《门》的散文,作者主要运用象征的手法,赋予“门”以象征的意义,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本来这道题目并不难,但是,题目中的句子出自第一自然段,而题目的答案却无法在紧接其后的两三个段落中找得到,概括得出。怎么办?我们只有整体把握,迅速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找出答题的有效区间,这样,才能比较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文章的整体脉络大体如下:第一段是起始段,提出作者的观点;第二段承接第一段,说明即使是人们最熟悉的家,也不知门后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第三段介绍各种各样的门,初步提出门的象征意义;第四段介绍各种各样的开门方式;第五段集中阐释门的象征意义;第六段集中阐释开门和关门的含意;第七段进一步阐释人生就是由不断地开门和关门组成的;第八段是全文的结束,进一步深入剖析关门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很明显,问题的答案蕴涵在第六、七、八段中,集中于第六段。这样一来,题目的难度自然就降低了。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如同无头的苍蝇到处瞎撞乱找,因为文章当中与开门和关门相关的句子并不少,而直接明确地阐述两者各自内涵的句子却只有那么几句,所以,找准这些句子所在的区间,就成为解题的要害。找到了有效区间之后,再依据明显的语言标志,如“包含”“意味”等字眼,这道题的解答就容易得多了。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