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语文专题 -> 语文高考复习 -> 解题指导 -> 文章内容
  • [ 收藏本页文章 ]
  • 《诗歌形象之人物形象》 高考复习(高三)

    文章作者:于海    文章来源:江苏省运河中学   文章栏目:解题指导    收藏本页

    考点综述:
    形象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设问形式一般为:(1)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复习重点:
    1.梳理常见诗歌中形象的类型,如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2.梳理常见诗歌中的意象,并能根据意象举出实例说明。
    复习难点:
    1.掌握形象分析的方法与步骤,如人物形象要通过意象、动作、背景等来分析;景物形象要通过描摹景物、感情技巧和作品背景来分析;事物形象要通过相关语句、由表及里和知人论世来分析。 
    2.学习辨别意象的方法。一般在一首诗中,凡出现的人物、人物所处的环境要注意分析;人物或事物动作所及的范围或状态要注意分析。 
    复习思路:
    复习本讲可先预习[核按钮],完善积累意象的基础知识。开始做题时可严格按[课堂讲解]中的步骤去操作,用[巩固训练]中的题目去演练。等做题经验丰富了,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做题。
    教学过程:
    一、考点详解
    (一)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二)形象(意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三)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第一讲:人物形象

    【总述】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一、典型例题精析:
    例1、(2012江苏卷)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详解答案:悲戚哀伤、愁思难遣、孤独寂寞、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无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无从传递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飘落,水风全然不知也不觉更无怜,却依然催落一地华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
    参考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例2、(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8.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
    【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
    二、备考锦囊
    1、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解题方法 
    (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如  
    杜甫的诗《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分析】要分析人物形象,则要分析“片云”“孤月”“落日”这几个意象,还要了解“老马识途”的典故。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仍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怀。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的描写, 通过其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联想,体悟感情,定格形象。 
    如白居易的诗《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逢”“伴”“夜深坐”“说着远行人”等动词,再联想当时作者客居在外的情境,可以定格形象为: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3)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分析人物形象就要联系作者的身世来分析。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因此其形象为: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2、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步骤及答题套路 
    (1)答案步骤 
    ①点特点:说出个人观点,概括形象特点。 
    ②析例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③明作用:形象的典型性或代表意义以及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情感的作用。 
    (2)答题套路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这可以从(  )句中看出,这句通过(  )的描写展示出来;(这个形象)是(  )的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  )的社会现实,传达出诗人(  )的情感。 
    三、随堂训练
    例1、(2012湖北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例2、(2011四川卷)1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3分)
    例3、(2010福建卷)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苔,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参考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
    四、课后巩固训练
    1、简析下面这首唐诗的人物形象。
    南邻 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问题:诗中的锦里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锦里先生是一位头戴“乌角巾”的清寒隐士。虽有“园收芋粟”,境况却不富裕。家中的儿童习惯于笑语迎客,可见他虽耿介却不孤僻,是个安贫乐道之士。他家的庭院台阶上啄食的鸟雀,因平日无人惊扰,见人来也不惊飞,可见他平日生活的和谐、宁静。锦里行者居家在环境清幽的江村,很满足于朴素的田园生活,客人来访,主人殷勤接待,客人尽日淹留,直至相送于月下,可见主人的诚恳和热情。
    2、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2011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16.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 “我”揽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动作写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状态;流露出忧愁、孤独的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动作1分;状态1分;情绪1分;情感1分)
    五、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