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洪海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因此,我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做人,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便是施展有效的“德育”,而与“德育”联系最为紧密的便是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曾听过许多优秀班主任介绍工作经验,谈得最多的便是“爱”。爱,诚然是必需的,但班主任工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施爱过程,否则便可能患了“爱心综合症”。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更需要我们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渗透真诚的教育理念。在这一过程中,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给了我们许多启示与借鉴。
一、爱是原则,做“有爱”班主任
关爱学生,本就是教育的永恒话题,也是教育改革理念之一。陶行知以博大、深沉、执著、持久的爱,关注每一个认识和不认识的学生。他关爱学生,不是出于教育的策略,不是来自功利主义。他认为:“人生最大目的还是博爱。”其它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存在的。“以火点火,以爱爱人。”他把爱学生、爱人民、爱民族、爱人类统一融入他博大的胸怀之中,成为了万世师表。陶行知关爱学生的事迹十分感人。在他的心目当中,小朋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常常怀着虔诚的心,注视着他们。他们的苦难,就是他的苦难,他们的进步,就是他的进步。他们的创造,就是他的创造。他与小朋友们心灵息息相通,休戚与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达的思想和实践,正是当代教育所缺乏的根基。爱满天下,乐育英才。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
现在的许多班主任大多囿于师道尊严,没有真正“爱”学生,即便是“爱”,也成了工作的一种手段,爱得不真诚。爱得不真诚,班主任工作就不能真正深入人心。因而,我们首先要做一名“有爱”班主任。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二、理是目的,做“有理”班主任
当然班主任工作绝不是简单的“爱”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否则许多勤于跟班、乐于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年轻班主任就不会有失败的苦涩了。班主任工作更需要我们通过爱的传递,把科学的思想、良好的的品德传承给学生。否则,“爱”一旦泛滥,学生便无所适从,教育也就失去原本的目的。陶行知教育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除了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还要多学本领,追求真理,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陶行知:“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我曾遇到一个高一年新生。从入学的条件来看,家庭经济条件应该不错,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应该较高;从中考的成绩来看,该生的学习基础也不差,语数英三科没有存在明显的“长短脚”,成绩较为优秀。然而,入学以来的表现却屡屡令人大跌眼镜。一些学生的基本要求都没有办法做到,很多科任老师都反馈其上课经常没的注意听讲,经常偷偷上课打瞌睡。果然,在第二次入学衔接考试中,他只考了438分,位列班级54名,而且语、数英三科全军覆灭。同时,从身上也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来,先是课堂上经常无精打采的,完全没有听课的“模样”;继而,连续两周周日晚自修迟到。(班主任论文 www.banzhuren.cn)同时,家长也反馈其周末经常迟归,周末在家几乎没有安排学习的时间,大部分时间花在上网、打游戏上。平时在班级里较少与同学谈话,朋友圈子较小,更少主动与老师交谈、请教问题。我们知道,高一年是初中与高中衔接的过渡阶段,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要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缩短适应高中学习与生活的过程,高中教师要了解高一年新生容易产生的不适应心理,要“施爱”。同时,更要“讲理”,抓住教育的规律,以人为本,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把良好的品德、正确的“理”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三、据是方法,做“有据”班主任
开展班主任工作,我们要做到“有据”,讲究方法,源于生活,潜移默化。1924年,时任校长的陶行知,把南京安徽公学的校训定为“实”。 实事求是,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一切教育都源于生活。
当前,学校德育内容大多经过教育者的“选择”和“过滤”,看似层次提高了,却越来越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因而,有些班主任更把德育过程看作是学生获得道德认知的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和道德守则,使本具有生活意蕴和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蜕变为被动地对道德规范与道德守则的遵从。这种德育,不能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效的融通、渗透、互动,必然导致德育实效性差。陶行知先生认为,道德教育要为人类过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生活服务。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生活是德育出发的地方,也是德育最终要回归的地方。班主任开展的德育工作应该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抓住生活细节,往往更能收到德育的“奇效”。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陶行知认为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境遇中接受道德教育。有了生活的强大源泉,班主任工作也就有了“据”了。
四、节是方向,做“有节”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要求我们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已的教育理念,在开展工作时做到“有节”,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使教育活动产生共鸣。时代在发展,人才的评价标准也要不断更新,更趋于多元代。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他还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因而,班主任工作,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机制,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握教育的方向。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重要的也是神圣的。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源,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我们要动之以“爱”,晓之以“理”,正面诱导,以“理”服人;方法科学,“有据有节”, 用自己的爱、智慧、创造去拨响学生心灵中情感的琴弦,做一名“四有”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