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论文中心 -> 文史教育论文 -> 历史地理论文 -> 论文内容

浅谈视唱练耳与声乐

论文作者:本站    论文来源:本站整理    论文栏目:历史地理论文    收藏本页
摘要:本文是笔者经过多年的声乐教学,用经验总结法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固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声乐教学中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技巧也能使视唱练耳教学更加完善。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关键词:视唱练耳;声乐;基础
     视唱练耳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技能基础课,旨在发展学生音乐听觉,加强音乐记忆能力,积累丰富的音乐语汇,培养健康的艺术趣味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促进综合音乐能力的和谐发展,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演唱、演奏和创作的实践中去,为可持续地发展音乐才能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声乐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素质、发掘音乐潜能,熟练掌握音乐中各种音响元素特征、音乐表现要素和表现规律,增强乐感和表现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审美能力和驾驭音乐、表现音乐的综合能力的任务。随着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学科的交叉和对基础教学的重视,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日显突出。因此,在声乐教学中重视视唱练耳对学生的训练,为最终提高学生的演唱及综合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声乐教学离不开音准、音高、节奏和旋律,这些内容都是视唱练耳课训练的基础。声乐作品的音准,是声乐演唱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学好音乐的首要条件,当我们给学生上声乐课时从练声曲开始就渗透了视唱练耳的最基本的元素,通过利用不同“母音”的练声曲,教师用钢琴给出音准,学生通过听觉,和正确的呼吸、科学的发声来准确的完成每一条练声曲。把握好每个音符的节奏、音准、速度、旋律等等。发声训练要赋予音乐的表现性能,要愉快着歌唱,每个练声乐句都要唱得悦耳动听,有乐感,为歌唱打好基础。一首声乐作品实质上就相当于视唱若干个乐句,所以需要良好的视唱练耳作为基础。例如:视唱练耳中有许多国内外着名的视唱曲目和优秀的民歌选段,以及一些富有创造性艺术性的技巧练习曲,其优美的旋律都可以给学生最直接的美感,而这些美感将是今后在歌唱时再创作的灵感的来源。
     学生在歌唱作品的时候首先要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分析作品的创作风格。要在一字,一句、甚至在一个经过音上下功夫反复练唱,对歌曲的体裁、调性、速度术语、旋律的起伏发展,节奏、和声等具体分析,了解和掌握各个部分以及各个细节的内在含义,作曲家的情感蕴藏在每一个音符之中。音符看着是无声的、静止的,但是却记录着充沛的、活跃的感情和复杂的艺术技巧。所以这些都依赖于视唱练耳这门学科中学到的最基本要素。而听老师示范唱或他人对作品的演绎,也需要良好的练耳训练作为基础。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学生要学会处理众多的表现记号,这能够极大地帮助他们演绎完整的声乐作品。因此说视唱练耳教学在声乐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视唱练耳与声乐的关系
     视唱练耳与声乐是相辅相成的,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注意听与唱的关系,也就是说练耳不能脱离唱独立地进行。在听觉训练中,是通过听觉—记忆—反映来完成的,当音响传入听觉器官,经过大脑记忆后,通过唱反映出来。所以,听和唱的关系最为密切,必须听得准才能唱得对。它们互为因果关系。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注重用正确的听觉带动正确的唱的音高感,又要注重正确的唱对听觉所产生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视唱练耳教学与声乐发声技巧的联系。视唱的音准、旋律的流畅需要有良好的发声方法支持,在视唱乐曲时要求学生保持歌唱时科学的发声状态,运用正确的呼吸和歌唱的积极状态,使声音唱得圆润饱满和连贯,并控制好音准和节奏。如:在唱上行时候,声音要落在气息上在低位置唱。在唱下行的时候声音要保持高位。在乐句换气时要自然、保持旋律的连贯等。运用科学的演唱方法和声乐技巧对视唱是至关重要的。在视唱时如果不用科学的演唱方法,不但会影响乐曲美感,还会导致学生声音疲劳产生厌烦、急躁情绪,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门学科失去学习兴趣。要想学生学好视唱练耳,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就不能一味地机械地技术训练,要灵活运用视唱教材中的优秀中外名曲、名歌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美的声音、充满感情的视唱每一首曲子。视唱练耳教学是声乐教学的基础,声乐技术使视唱练耳教学更加完善。
     
    三、音准与节奏对歌唱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学音乐的人首先要耳朵好、节奏感好,学声乐的不但要耳朵好、节奏感好,还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敏锐的观察理解能力、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力,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大多数情况都都是依赖听觉调控,演出者都是通过自己的听觉对自己发出声音、音量、音色、音准及音的长短与高度去辨别,以达到自己预想的目的。听觉器官对声音的高度以及对节奏快慢的感觉是先天形成的生理机能。声乐教师在选择学生时,首先要重视先天听觉较好的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将他们好的听觉利用到声乐的演出中,发挥出其最好的音乐表达能力。当然,对听觉稍差的学生来说,科学和恰当的听觉训练是相当重要的,好的听觉训练方法可以使学生弥补不足,这对演唱者在学习道理上持续发展并达到一定的高度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常常在学生歌唱时候会听见有些学生会“跑调”,这个词是视唱练耳中最常见的,为什么会跑调,有几个因素:一个是音没唱准,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视唱练耳学习中最起码的一个准确性的要求。因此我们在练习过程就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声乐演唱是通过自身的很多条件来完成的,它除了嗓音条件外,还有一些位置上的调整,音高的把握和判断以及对调性的把握,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储存了这些相关的信息就能够做到首先不跑调,这是声乐演唱的最基本的要求。
     还有些学生在歌唱的时候节奏不稳,这除了技术、心理素质外,还有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种节奏型没有掌握好,以至于节奏感差。比如在歌唱中,学生唱不准附点、不会后半拍起句、三连音唱不均匀、前后十六分不清楚等等,这就必然会抢节奏,直接影响歌唱中技巧的发挥和音乐的表现,这种情况在我们低年级的学生中尤甚。如果这方面基础打不好,也会影响音乐其它方面的发展。德国着名作曲家兼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如果音乐脱离了节奏将是一堆散乱的音符、无序的音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节奏的训练,在歌唱中要加强内心节奏感。
     
    四、视唱练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音乐表现力就是准确地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处理好声与情的关系。“诗以言志,歌以传情,无论什么样的歌曲,都必须要向人们表达一种情绪和主观思维。歌唱者的演唱缺乏感情,即使在其他方面有着良好的条件,演唱也将是苍白无力的,无法打动听众而达到教育听众的目的。反过来我们不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准确的节奏和音准等音乐要素,就没有能力去分析音乐作品,不能准确的表达作曲家的作品风格、特色、创作灵感及结构、速度、演奏等。
     这方面的能力都要通过视唱练耳训练中获得。如我们在视唱练耳教学中选择一些各个时期中外优秀的、不同风格、不同形式、优秀作品、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间音乐作品改编的视唱曲目,这些练习曲既有技能上锻炼的目的,又有艺术上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地机械训练学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作品的艺术性,哪怕是短短的几小节的视唱旋律。要让学生用心去体会体会不同民族作品的风格,思想情感,进行艺术处理和表达,培养学生的乐感,为声乐教学打好基础,以便更好地将本民族的音乐发扬光大。
     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音乐词汇、随着学生歌唱能力的发展、音乐视野就会更开阔,对音乐作品就会有更深的理解,音乐表现力也随之提高。
     贝多芬说:“音乐不在谱上,而在谱子之间”。歌唱不是表现音程、音阶,而是要唱出音乐的内在含义——思想情感。因此在歌唱中切勿使自己机械地束缚在符头、符干、符尾上而是要在音乐的形象之中,展开自己的想像力,发扬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它渗透音乐的多学科。在声乐教学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演唱及综合能力,而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技巧能使视唱练耳教学更加完善
     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视唱练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重视声乐歌唱技能和音乐的表现力,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