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许多少数民族已经寻找到了与世界接轨的资格,如藏族挖掘出了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纳西族保存下了人类环保史上的经典之作丽江古城,侗族创造了美丽的风雨桥、鼓楼以及多重部“打歌”,赢得了国际文化界的赞誉……,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我们56个民族是否都意识到了整理自己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呢?一个民族要想被世界接纳,就必须具有自己的主体性,这个主体性不是强打精神装出来的,他必须有自己的干货。因此,作为各地、各民族的文化工作者,必须经常检点自己的文化行囊,看看哪些是“入世”的资本,要妥善保留,发扬光大,哪些已经成为前进中的累赘,必须抛弃。哪些还需要继续挖掘。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西部大开发这一宏伟工程的软件,政府文化部门,肩负的历史使命相当沉重。
更新观念:我国文化工作者在西部大开发过程
必须解决的几个观念上的问题
上层建筑永远服务于经济基础,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作为一地的文化部门,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如何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作用,这是每位文化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就文化工作而言,我是个绝对的外行,但我想,伴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开发,我们的文化部门的许多传统观念恐怕面临着一个更新的问题。
1,树立西域中心说观念。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域外文明都是通过西域传入内陆的,但人们在谈到西域时,更多的是隔膜,因为中原中心说一直在无意识中影响着人们的内心世界,故而人们很少愿意生活在西域。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西部开发的历程。我们在做宣传工作时,应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大中国的观念。事实上也是这样,从地理的角度看,兰州、西安甚至重庆才是中国的中心,乌鲁木齐才是亚洲的中心。西部与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在地理位置上是最近的。这种中心与边缘观念的改变,再加之西域文明史的宣传,无形中就会拉近人们与西域的距离,减轻创业者心理方面的重负。
2,更新我们的资源观念。中国是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尽管只占到全国人口的12%,但其所占土地面积却高达62·5%。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这些兄弟民族绝大多数生活在祖国边疆,特别是西部边陲。那里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实施及时开发,不但可以繁荣地方经济,而且还可以使我们从整体上增强国力,使我国尽早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但在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资源的同时,也应清醒地意识到西部所处地理位置是古代风水思想上所谓的“上风上水”,如果盲目开发,不但会造成资源方面的浪费,同时也会因环境的破坏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生态平衡。因此,从长远角度计,在地力资源的开发上应慎之又慎,许多处于可开发与可不开发的自然资源,尽可能不开发。以往,人们一提到资源,想到的首先就是石油、天然气、土地或矿山,这些大自然的恩赐固然是资源,但被人们称之为穷山恶水的原始山野,充满传说故事的龙潭虎穴,历史悠久的古老宅院,赏心悦目的民间歌舞,隆重盛大的民俗节日,琳琅满目的传统工艺,又何尝不是一种可资开发的潜在资源呢?与有形资源相比,这种无形的文化资源可能更具潜能,只要我们认真保护,科学开发,这里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在这方面的开发上,丽江、中甸、三江、石林都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甜头,有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但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有的还登堂入室走进世界艺术殿堂,甚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已初现端倪。但也有一些地方因为不懂传统文化不可恢复的特点,拆真造假,破坏了本属于自己的文化资源,这些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文化的产业化不但可以使我们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使我们获得可持续性发展,使我们所属的地方文化优势,轻而易举地转化为地缘优势,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种转轨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不是破旧立新,而是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的一种自然延伸,故而少有阵痛,更不会以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其优势显而易见。
3,重新树立扫盲观念。历史上,中国开展过许多次扫盲运动,但目的都是扫除文盲。现在,随着西部的开发,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这便是如何扫除“族盲”。
由于地域等方面的原因,以往人们对民族地区文化独特性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这在文化生存环境相对封闭、相对独立的年代问题并不很大。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展开,民族间的接触,文化间的碰撞,将会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现象,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人们很早便将“入乡问俗”作为一个规矩被保存下来。为了能使民族间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各种误会减少到最小程度,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介绍少数民族文化,使人们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们,并在了解的过程中获得彼此的认同。从前有些朋友对我说,藏族实行天葬,看起来很残酷,好好的一个人,死了还要被千刀万剐,切成碎块喂鹰,很难理解。与此同时,我也听到过藏族朋友对汉族丧葬习俗的不解,他们说汉族成天讲人死上天堂,但不知为什么人一死就被埋入“地狱”?其实,任何葬俗都是这个民族传统哲学观念的具体显现,对于其他民族匪夷所思的习俗,在该民族的哲学构架中都能得到非常合理的解读。以葬俗为例,藏族之所以实行天葬,是因为他们相信人死后灵魂能够升天,在没有现代文明的时代,升天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鹰来实现。汉族相信入土为安,所以汉族地区实行土葬。人们在关照异文化的过程中,之所以多有不解,原因在于人们对其传统观念的生疏。解读一个民族,应该首先从文化开始,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认同,才会有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安定,西部大开发才有保障。因此,大力介绍少数民族地区的优秀文化,应尽早地提到我们文化宣传工作的议事日程。
4,树立多元文化是一笔巨大精神财富的观念。明眼人不难看出,近五十年来,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政治到经济,基本上采取的是一体化措施,这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理解的,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文化方面,我们并没有采取简单的一体化政策,而是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自由,在民族文化的认同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这也是我们民族政策的成功之处。但从总的方面来说,我们在文化认同方面所做的工作尚待加强。
我们在东部开发过程中,经济开发是成功的,但相比较而言,文化建设却存在许多问题,这一点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应引以为戒。另一个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是,东部开发基本上是在一个比较单一的民族间进行的,它所表现出的矛盾更多的是一族之内的矛盾,而西部开发则要涉及几十个民族,没有文化的沟通与认同,就会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引起不必要的民族纠纷,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毫无疑问,文化的认同决不等于文化的同化,恰恰相反,它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对多元文化的认可。以往,有些人也许一直将多元的民族文化视为政治一元化的障碍,其实,这种观点要不得。正如动植物学家一直在强调动植物品种多样性一样,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人类来说亦极为重要。因为它可以为人类的文化创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提供更为多彩的基因。多元一体的文化构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源泉,这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一笔极为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对此,我们必须百般关爱,把它认真地保护起来。
也许有人会说,变化是文化发展的自然法则,不破不立,旧文化消失了,还会有新文化产生出来,我们没有必要去刻意维护过时的传统。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这是因为: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传统文化是特定时间、特点背景、特点历史环境下产生的特定文化,它具有不可再生性,破坏了就是破坏了,推倒后再建,施工质量再好,也不是文物。因为文物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你不可能都复制出来。
其次,作为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它在创建新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着其他文化所无可替代的作用。正如众所周知的那样,搞生物遗传的科学家们在工作中非常注重生物基因库的建设。以水稻为例,人们在建立水稻基因库的过程中,人们采集的标本不是现有的人工稻的最好品种,而是生长在河湾的野生稻。这是因为野生状态下的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