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是指某一时期或是很长时期内被人们广泛传唱,甚至流传后世的音乐。它内容通俗,贴近生活,反映时代热点,跟随时代潮流,形式自由活泼,情感真挚。尤其是青少年,“某某歌星的粉丝”往往会成为他们的代名词,这一现象在中学校园里尤为突出,现已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初中语文教师该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呢?我认为绝不能把流行音乐视为洪水猛兽,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际上大语文教学的内涵是很广泛的,其人文性和综合性决定其与其他各类学科的相互兼容和渗透。流行音乐和语文教学亦是如此,把二者隔离开来的做法,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倒退,所以应该把流行音乐中好的部分引入语文课堂,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还权于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广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真正属于他们,利用流行音乐创造情境是很好的方式之一。流行音乐是学生们所喜好的,如果把教学内容和与之相关的流行音乐联系在一块,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流行音乐激起学生们的兴趣点,会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在讲《黄河颂》一文时,我首先介绍了文章的时代背景,当时抗日战争已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无情地践踏着华北大地,亿万国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该何去何从呢?我留下了这个疑问,播放了《保卫黄河》,一曲罢了,许多学生瞪大了眼睛,更有的握紧了拳头,眼中的激动一目了然。我知道此时的学生已被这首歌曲激发起了研读本文的强烈兴趣,由兴趣做老师,学生对本文的理解也就更透彻了。
二、加深学生对文章情感的理解把握。
大部分同学看文章欣赏的只是波澜起伏、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而忽略了与文章的情感产生共鸣,在文章主人公高兴时,学生悲伤的有之。悲痛时却又大笑不止,这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意义。流行音乐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关键地方穿插音乐,就可以刺激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感情,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著名散文,尤其是父亲翻越栅栏为儿子买橘子的画面,至今已定格为一个经典。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使学生与文章所表现的情感达成共鸣,我播放了崔京浩的《父亲》:“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能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歌声中,我的眼里饱含着泪水,大部分学生也已是泪流满面,不能自己。我知道每一个学生都会由这首歌而想到自己的父亲,这泪水中包含着感激、自责和奋进。此时对朱自清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的把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这里,一首歌也就胜过了老师的千言万语。
三、能使学生获得人生的感悟和启迪。
每一首流行音乐的词作者为了表达情感或音律节奏的需要,往往会在歌词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这使歌词寓意深刻、回味悠长。在体现词作者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也会使学生获得人生的感悟和启迪。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音乐,不仅能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而且会达到课已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一篇文章,课文记述的是“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爬悬崖,“我”虽然成功地登顶了,却无法下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我”逐渐有了信心,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慢慢爬下了悬崖。文章不长,中心也好把握,于是我便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堂课下来,学生们虽然有所感悟,但悟之甚少。为此我做了调查,在第二课时讲述主旨时,我播放了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在“相信自己/你将赢得胜利/创造奇迹”的振奋下,学生们脸上洋溢着坚定、自信。同时我也相信,这一堂课会因这一首歌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四、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流行音乐作为文化的一种,更是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泛泛地说教只会让学生不胜其烦,而流行音乐则可以成为一个切入点,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中国石拱桥》一文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高度赞美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但很多学生不以为然,总以为是文物,是糟粕,不能与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相媲美,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和它是格格不入的。讲解此文时,周杰伦的《青花瓷》数次在班级响起,在优美的音乐中,学生仿佛看到了“素笔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的美丽画面。我告诉同学们,2008年山东省高考试题就依此而出,很多学生更是目瞪口呆,想不到崇拜者周董的歌也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由此改变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偏见,而变得积极探讨,探讨中必会被精妙的传统文化所折服。由此可见流行音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五、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但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改变,信息社会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过去。对于学业过重的学生来说,怎么与社会更好地融合呢?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流行音乐,则是很好的方式之一。流行音乐具有很强的兼容性,除具有传统性外,更多的是流行元素。很多时候它就是当代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其传统和叛逆比肩,光荣和罪恶并存。这相对于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而言,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很好的途径。例如在讲授《斑羚飞渡》一文时,我播放了《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借此让学生们了解自然界有舍身相救的老斑羚,我们人类社会有撞人后逃跑的肇事司机。通过流行音乐,对于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们也就有所了解。
中学老师有必要在流行音乐中去伪存真,挑选那些优秀的流行音乐,将其融入课堂,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