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论文中心 -> 行政论文 -> 管理科学论文 -> 战略竞争论文 -> 论文内容

加入世贸后,中国电信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_战略竞争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战略竞争论文    收藏本页
随着中美双边市场准入协议的签署,中国加入世贸的最大障碍已经消除。由于美国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占据着无以替代的主导地位,因此,可以乐观的估计,中国加入世贸基本已成定局,剩下的只是时间的问题了。那么加入世贸以后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各行各业将会面对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必须抓紧考虑研究的问题。电信业作为本次中国加入世贸谈判的一个焦点和一个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下世纪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极具战略意义的行业,尤其要对其在电信市场开放后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全面研究,拿出自己的对策。本文将主要就这一问题阐述作者的观点。 一、 中国电信业的现状

中国国家公用通信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综合通信能力明显增强,网路的规模容量、技术装备水平,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个人化的通信网正在逐步形成, 至98年底:

本地交换设备容量1.35亿门,网路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县以上城市全部开通程控电话交换机,程控化比重达到99.8%。长途业务电路总数达到163万路;在长途业务电路中,数字电路占99.6%。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483万路端。本地电话用户达到873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6257万户,占全部用户的71.6%,农村电话用户2478万户,占全部用户的28.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话进入千家万户,住宅电话比重达到79.8%。

移动通信设备能力大幅度增强。中国电信移动通信交换机容量4162万户。其中:数字移动通信交换机容量2940万户。移动通信基站数和信道数分别达到3.2万个和1360万个,其中:数字移动通信基站数和信道数分别达到2.3万个和108万个。GSM900/1800已经正式投入商用。中国联通数字移动通信交换机容量169万户。数字移动通信基站数和信道数分别达到0.2万个和6.6万个。中国电信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356万户,其中:数字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732万户,已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73.5%。中国联通数字移动电话用户142万户。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接近2500万户,列世界第三位。中国电信无线寻呼用户总数达到3783万户。中国联通用户总数达到202万户。

数据通信网、多媒体通信网继续得到较快发展。数据通信总容量端口数达到75万个;其中:基础网端口总容量达到61万个,IP网端口总容量达到14万个。无线数据通信网正在建设之中。“八纵八横”光缆传输网的建设已经完成,分组交换用户达到11万户,数字数据用户达到19万户,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CHINANET)达到68万户,中国公众多媒体网(169)用户总数已发展到53万户。各类数据业务用户总数达到154万户。

全国光缆总长度达到100万公里,其中:长途干线光缆20万公里。中国联通长途光缆已建设5000多公里。全国数字微波通信线路达到5.8万公里。 

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10.64部/百人,主线电话普及率达到7%,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7.7部/百人, 

二、 中国加入世贸后,电信业可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中国在中美双边协议中在电信领域开放问题上承诺的要点 l 同意开放电信领域,国外企业可在电信业务方面进行广泛服务和直接投资。

l 同意加入基础电信协议。

l 管理原则—中国同意履行包含在基础电信协议中的支持竞争的管理原则,并同意技术中立的安排计划,这意味外国供应商可利用他们所选择的任何技术来提供电信服务。

l 服务范围—中国将逐步在两年内取消所有的传呼和增值服务的地域限制,五年内取消对移动电话的限制,六年内取消对国内电话线路的限制。约占中国国内电信往来百分之七十五的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主要电信服务通道,将立即对所有电信服务商开放。 l 投资—在目前情况下,中国不允许外国投资电信服务业。根据此协议,中国将允许所有电信服务领域中外国投资的份额可占百分之四十九,增值服务两年后、传呼服务三年后外商拥有的份额可达百分之五十。


2、加入世贸给中国电信业带来的机遇

1)外资的流入,将会加速中国电信业的建设发展,特别是有利于改善中西部地区较为落后的通信条件,解决当地电信企业负债率过高的问题。

目前中国不同地区的电信网络建设和经营状况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由于其经济大都不发达,电信业务收入较低,电信建设的投资回报期过长。所以,为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网络,提高服务质量,大多数电信企业都是高负债经营,利息负担使很多企业都陷入了亏损的境地。外资的进入将极大的减轻选择合资方式电信企业的债务负担,推动企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2)国外电信公司的进入,将会带来中国电信企业最缺乏的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人才

由于中国电信业长期以来都是一种垄断行业,电信企业内部的运营主要采用计划经济时代所遗留下来的方式方法。虽然在这几年的发展中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与国际上大电信公司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大。同时,中国电信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特别是具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人才更为缺乏。在电信这样一个技术迅速更新,新的业务和服务项目不断推出的行业里,员工的素质是企业在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而根据协议的规定,在市场开放后,国外电信公司必须以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这样随着国外电信公司进入的将不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会带来一些先进的企业经营方法和一大批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经营管理人员。促进中国电信企业建立一套更有效地面向市场、面向竞争的经营体制。 3)竞争的引入,将有利于国内电信服务水平的提高

中国电信近几年一直是用户投诉和媒体曝光的焦点,主要的问题是电话障碍维修不及时、电话费错记、整体资费偏高等。由于电信网络建设的投资规模大、更新快,加之中国电信又有国家赋予的普遍服务的职能,国家因此在产业政策和电信资费上给了中国电信许多优惠,如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允许收取初装费、建设附加费等。从历史和比较的眼光来看,中国能有目前的网络用户规模,这一政策功不可没。但服务水平的低下却是长期垄断经营结出的恶果,使广大用户花了高昂的费用却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加入世贸以后,随着各种电信服务领域的逐步开放,竞争将促使国内电信企业在资费下降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否则,他将在市场上无法生存。

4)有利于中国通信企业的国际市场拓展。

中国在打开电信业大门的同时,实际上也是跨进了世界电信市场的门槛。随着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日益成熟,中国电信企业也可以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发展壮大自己。

3、加入世贸给中国电信业带来的挑战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电信同世界前十大电信公司在销售收入、人均销售收入和利润率三方面的比较:

图一:


图三:
注:(1)图一、图二的数据来自《财富》杂志和信息产业部网站

(2)图三的数据来自雅虎香港网站。由于没有中国电信利润率的数据,这里采用了中

国电信(香港)公司的数据,其主营业务是广东、浙江两省的移动电话,利润率应比中国电信整体平均利润率要高。

(3)以上均为1998年的数据。

从以上图表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下面几点结论:

1)中国电信大而不强。从图一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信的销售收入与世界第七、八位的法国电信和意大利电信相当,可谓实力雄厚。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图二的人均销售收入来看,中国电信只有世界十大电信公司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整体运营效率较低。虽然这主要是历史的原因,但却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而且中国电信目前已经一分为三,各公司的实力也大打折扣。

2)销售利润率很高。从图三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的销售利润率是26%,高出十大电信公司的平均水平一倍以上。这一方面是由于垄断利润,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电信业正处在高速成长期,收益率很高。

根据中美双边协议,加入世贸后,国外电信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必须采用合资的形式。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市场开放将给中国电信企业带来怎样的挑战呢?

l 不合资,将会面对合资电信公司的强大竞争

第一, 随着电信各个服务领域的逐步放开,在每个领域都将有多家运营商展开竞争,中国电信业垄断利润的时代必将结束。中国电信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如果不能迅速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控制成本,就会遭到灭顶之灾。

第二, 由于竞争对手的增多,中国电信企业未来的市场份额将会大幅下降,业务收入减少,如再加上利润率降低的因素,极可能出现大面积的亏损。

l 合资,虽然相对风险较少,但从长期利益来说,仍可能遭受损失。

第一, 由于中国电信业正处在高速成长期,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说,合资就意味着我们将丧失相当部分的潜在市场收益。 第二, 在合资以后的公司经营中,由于我们自己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虽然我们拥有50%的股权,但同样极有可能丢掉了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权,在企业决策时会更多的考虑企业自身和外商的利益,而无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三、 对策

(一)国家在宏观控制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1、政企分开,建立保障公平竞争的有效机制

在电信业务开放以前,邮电部门作为国家唯一向社会公开提供社会服务的部门,就象水、电、气等其他行业垄断部门一样,其政企合一的形式存在是必然的。但随着电信增值业务的开放,联通公司的成立,中国电信本身也已定性为一个电信企业时,显然让其继续拥有行业管理的政府职能是极不合适的。因此,要想打破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