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二轮实验冲刺专题10
第四部分 探究实验的巩固练习
五、巩固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3---7装置中A、B、S、V代表植物的叶、根、筛管和导管,其中A、B内分别充满4.0mol/L和0.4mol/L的蔗糖溶液,则模拟矿质营养运输结构的代号是 ( )
(A) A (B) B (C) S (D) V
【解析】矿质营养由根吸收经导管与水一起运输至茎和叶。
【答案】D
2.(09广东,12)在5个相同的琼脂块上分别放置1—5个水稻胚芽鞘尖端,几小时后将这些琼脂块分别紧贴于5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经暗培养后,测定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右图所示)。正确的结果是
【解析】芽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高,所以随尖端数量增多,生长素含量增多,生长增快,弯曲角度增大。
【答案】A
3.一位学生做出假设:将蚕豆种子置于土表会使其萌发率低于被埋的种子。该学生将10粒蚕豆种子埋在一层土壤下面,另10粒种子置于土壤表层,所得数据见右表。为证明这一结果的可信度,这位学生应
A.得出结论,黑暗对蚕豆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
B.修改假设
C.做出结论:光对种子的萌发是必需的
D.用大量种子来重复这一实验
【解析】土壤表层跟土壤下面的环境条件差别很大,不仅仅是光照,故A、C项错误;假设可以从很多角度,可以正确,也可以错误,故不需修改。而为证明结果的可信度,重复是必要的,故D正确。
【答案】D
4.某小组研究光对同一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3---8所示:
某同学预测幼苗几天后的生长可能情况如图3---8所示:
请你判断:几天后,实验装置Ⅰ~Ⅲ中幼苗的正确形态依次是
A.(4)(1)(5) B.(4)(2)(5) C.(4)(1)(3) D.(1)(5)(3)
【解析】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而根具有背光性,这与根和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有关。
【答案】C
5.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下列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
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网兜中
C.把土壤分成两组,实验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对照组落叶不做处理
D.将落叶连同网兜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
【解析】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应把土壤分成两组,实验组进行灭菌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
【答案】C
6.对扦插枝条进行纵刻伤处理可以促进生根,其原理主要是机械损伤加快了组织呼吸速率,一方面可使某些细胞转变为分生组织,另一方面又可加强可溶性化合物向插条下部运输,从而加速细胞分裂,提高插条生根能力。某兴趣小组探究纵刻伤能否促进簕杜鹛扦插枝条生根,下表为实验结果,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 甲组作空白对照
B.实验说明适度纵刻伤可以促进簕杜鹃扦插枝条生根,纵刻伤2刀较适宜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也可以促进簕杜鹃扦插枝条生根
D.此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解析】通过对该实验的分析可知,甲组作空白对照,实验说明适度纵刻伤可以促进簕杜鹃扦插枝条生根,纵刻伤2刀较适宜;通过学习,我们已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也可以促进簕杜鹃扦插枝条生根,故A、B、C正确,而生长素的两重性通过该实验无法证明。
【答案】D
7.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他取A、B、C、D四株都有5张叶片的小白菜,用直径1cm的打孔器取小叶圆片各10片,再取100 mL三角瓶4个,编号1~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设法抽去气体使叶片下沉,置于光下,记录结果。下列评价或修正不合理的是
A.自变量二氧化碳浓度的控制不严格 B.只要控制光照、温度相同即可
C.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 D.制备的叶圆片在投入三角瓶之前应放于黑暗处
【解析】由题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故除了设置不同的CO2浓度条件外,别的条件都是无关变量,如光照,温度,叶圆片的大小、数量、重量,光照时间等。
【答案】B
8.某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将小鼠依次置于25℃、0℃、25℃的环境中,每一环境中均生活15 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 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共测了10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这些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A 0.45 0.45 0.44 0.45 0.55 0.55 0.52 0.50 0.46 0.45
B 0.31 0.31 0.31 0.30 0.30 0.60 0.62 0.38 0.33 0.32
C 0.23 0.23 0.23 0.23 0.18 0.17 0.16 0.22 0.23 0.23
A.表中1~3、4~7、8~10的数据依次为25℃、0℃、25℃三种环境条件下的生理指标
B.进入0℃环境时首先升高和降低的生理指标是甲状腺激素、皮肤血流量
C.能调节小鼠产热量的生理指标是A和B
D.此过程体温调节的方式主要是激素调节
【解析】在动物由25℃环境进入0℃环境时,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增多→产热量增多,同时由于神经调节,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在动物由0℃环境进入25℃环境时,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减少→产热量减少,同时由于神经调节,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分析表格可知,C在5~7有显著减小,故C应为皮肤血流量,5~7应为置于0℃环境中。
【答案】C
9.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制地长大而要进行分裂呢?科学家认为当细胞的体积由于生长而逐步增大时,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导致表面积不足,使细胞内部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适应不了细胞的需要,这就会引起细胞的分裂,以恢复其原来的表面积与体积的适宜比例。下列实验设计可验证上述理论的正确性,取大小相等、活性相当的同种变形虫9只,分成a、b、C三组,每组3只。根椐实验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组的处理方法是:在变形虫长大到一定程度时,用刀片切去一部分细胞质,再长到一定程度时,再切去一部分细胞质,依此类推,每次按上述方法处理
B.若按A选项中的方法处理,c组的现象是3只变形虫始终不分裂增殖
C.a组起对照作用
D.实验还能说明细胞体积趋于小的原因是它受到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解析】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体积趋于小的原因是它受到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答案】D
10.(06•江苏)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图3--9A、B、C、D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解析】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亮、湿、热三个条件中符合最多的。A符合亮和热,B只符合亮,C只符合热,D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故A最符合。
【答案】A
11.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人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 )
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
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解析】该实验无法说明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
【答案】C
12、放线菌素D是RNA合成抑制剂,在有放线菌素D
和无放线菌素D存在情况下,某生物受精卵对14C标记
的缬氨酸的摄入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发育初期受精卵中的mRNA主要来自卵细胞
B.正常情况下,发育后期受精卵中的mRNA是新合成的
C.放线菌素D的作用场所可能是受精卵的细胞质
D.放线菌素D可能阻碍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
【解析】由题意可知,放线菌素D抑制RNA合成,而曲线表明,
发育初期放线菌素D处理组和对照组生物受精卵对14C标记的缬氨酸的摄入情况相当,故发育初期受精卵中的mRNA主要来自卵细胞,而发育后期放线菌素D处理组对14C标记的缬氨酸的摄入明显较少,故正常情况下,发育后期受精卵中的mRNA是新合成的。RNA合成场所应为受精卵的细胞核,放线菌素D抑制RNA合成可能通过阻碍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来实现。
【答案】C
13.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图3---10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解析】由于从曲线中无法读出C浓度后的数据,故无法说明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答案】C
14.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B.改良苯酚品红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95%酒精 D.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的结构
【解析】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从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在该实验中固定细胞形态的是卡诺氏液,漂洗用清水即可,实验过程无法看到纺锤体。
【答案】A
15.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C.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D.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而插条的状态、浸泡时间等均为无关变量,必须控制相同。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如下的代谢途径:
磺胺是在青霉素应用之前治疗许多细菌性传染病的最有效的化学治疗剂。它可以抑制该代谢途径中某种酶的活性,使得二氢蝶啶不能转化为四氢叶酸(一种维生素)而抑制细菌的生长,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为了研究磺胺作用的部位(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材料及用具:培养皿三个、基本培养基(含有肺炎双球菌生长的各种营养条件,但不含二氢蝶酸、二氢叶酸和四氢叶酸)、接种环、酒精灯、磺胺、蒸馏水、二氢蝶啶、二氢蝶酸、二氢叶酸、四氢叶酸、肺炎双球菌菌种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将A、B、C三份培养基高压蒸汽进行 。
第三步:向A、B、C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二氢蝶酸和二氢叶酸溶液,并向三个培养皿中都加入等量――――――――――――― 。
第四步:向A、B、C三份培养基中分别接入――――――――――――――――并置于37℃条件下培养。
培养24小时后,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分别是:
①A、B、C都不能生长,说明――――――――――――――――――――――――――――――;
②A、B不能生长,C能生长,说明 ――――――――――――――――――――――――――――― ;
③A不能生长,B、C都能生长,说明―――――――――――――――――――――――――――― 。
(2)四氢叶酸属于细菌营养成分中的 ―――――――――――――――。上述基本培养基依据其化学成分,属于――――――――――培养基。
【答案】
⑴第一步:取A、B、C三个培养皿,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基本培养基。
第二步 灭菌
第三步 少许的磺胺
第四步:等量的肺炎双球菌。
①磺胺抑制酶③的活性。
②磺胺抑制酶②的活性。
③磺胺抑制酶①的活性。
⑵生长因子 合成
2.图3---11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
请填空并回答问题:
(1)关闭活塞,在适宜温度下,30分钟后,读取有色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
(2)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进行校正。校正装置的容器和小瓶中应分别放入 -----------------------------------------------------------------------------------------。
(3)生活中发现,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易烂。有人推测易烂与机械损伤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有关。请结合测定呼吸速率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探究机械损伤能否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①实验假设
―――――――――――――――――――――――――――――――――――――――――――― 。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按装置图中所示进行操作,30分钟后,记录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a。
第二步:
-------------------------------------------------------------------------------------------------
第三步:
--------------------------------------------------------------------------------------------------
③预期结果及结论:
------------------------------------------------------------------------------------------------------------------------------------------------------------------------------------------------------------------------------------------------------------------------------------------------------------------
【答案】
(2)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无活力(如加热后冷却)的樱桃 与实验组等量的20%NaOH
(3)①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或机械损伤不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②第二步:向容器内加入与实验组等量消毒的受到机械损伤后的樱桃,其它处理及装置与实验组完全相同,记录相同时间内有色液滴移动距离为b。
第三步:比较a、b数值的大小。
③如果a<b,则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升高;
如果a=b,则说明机械损伤对樱桃呼吸速率没有影响;
如果a>b,则说明机械损伤能引起樱桃呼吸速率降低。
3.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 m、500 m、1 000 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 m、1000 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于10 m处。
(2)实验对照:生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m处的野菊。
(3)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假设一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 m处野菊株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二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 m处野菊株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三 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 m处野菊株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10 m、500 m、1 000 (3)测量株高,记录数据 (4)与10 m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 与原海拔处(500 m、1 000 m)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 比10 m处矮,比原海拔处高
4.洗洁精是家庭中普遍使用的洗涤剂,它随着生活污水进入自然水域后造成水域污染,对草履虫、变形虫等水生生物的生存回产生不利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带领下以此为课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完成实验设计和分析:
探究课题:观察不同浓度的洗洁精对草履虫生存的影响。
实验器材:某一品牌的洗洁精、乙培养若干天的草履虫、清洁的河水、培养皿、解剖镜、计数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6个培养皿,分别标记为1~6号。
第二步:用清洁的河水分别配制稀释倍数为2倍、10倍、20倍、50倍、100倍的洗洁精溶液。
第三步: 。
第四步: 。
以下是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得到的实验结果:
培养皿号数 1 2 3 4 5 6
洗洁精稀释倍数 2 10 20 50 100 清洁河水
草履虫存活数 0 5 7 11 17 20
(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多得出的结论是 。
(2)对于水域污染问题,请你提出两条防治措施:
①-----------------------------------------------------------------------------------------------。
②-----------------------------------------------------------------------------------------------。
【答案】
第三步:将等量的上述洗洁精溶液分别加入到1~5号培养皿内,6号内加入等量的清洁河水
第四步:在6个培养皿中各加入20个生活状态良好的草履虫,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用解剖镜观察,记录存活的草履虫数量
(1)洗洁精浓度越大,对草履虫生存的危害越大
(2)①控制污染源(如减少洗洁精的使用量) ②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 ③加大对水域污染治理的执法力度 ④加强环保道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答出其中两条即可,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5.人和鼠都是哺乳动物,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含量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探究性实验,完成实验步骤,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1)材料用具:大小、体重一祥,生长正常的小白鼠两组;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斐林试剂;注射器;试管;试管夹;吸管;烧杯;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等。
(2)方法步骤:(提示:用腹腔注射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要求,给药1h后,从小白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
第一步,
―――――――――――――――――――――――――――――――――――――――― ;
第二步,将两支试管编号为A和B,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
第三步,
-------------------------------------------------------------------------------------------------
第四步,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进行水浴加热3~5 min,观察两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3)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及结论:
①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分析:
A试管:-----------------------------------------------------------------------------------------
B试管:-----------------------------------------------------------------------------------------
②结论:
--------------------------------------------------------------------------------------------------
【答案】(2)第一步,一组小白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组小白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三步,给药lh后,分别用注射器在两只小白鼠膀胱处穿刺取得它们的尿液,将实验鼠的尿液放进A试管内,对照鼠的尿液放进B试管内 (3)①A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实验鼠尿液中含有葡萄糖;B试管内溶液仍为蓝色,说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注:试管内的尿液来源要与颜色反应相对应) ②实验鼠血糖含量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这是由于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含量的生理作用
6、科学家选用萌发的普通甜椒的种子搭载“神舟”飞船,利用在微重力和宇宙射线等各种因素作用下生物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理,从太空返回后种植得到的植株中选择果实较大的个体,培育出大果实“太空甜椒”,假设果实大小是一对相对性状,且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请你用原有的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和大果实太空甜椒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方案,以鉴别太空甜椒大果实这一性状的基因型。
请回答;
1)、你的实验设计原理是遵循遗传的----------------------------------定律。
2)、请你在下表中根据需要设计1~2 个步辍.完成你的实验设计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相应的结论。
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 预测的实验结果(子代果实性状) 结论(太空甜椒基因型)
3)、在不同地块栽培这些纯种的大果实太空甜椒时,发现有的地里长出的甜椒都是小果实,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 的结果。
4)假设普通甜椒的果皮颜色绿色(A)对红色(a)是显性,子叶厚(B)对子叶薄(b)是显性,现把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的花粉传给aaBb 的个体,则该植株所结果皮的颜色和子叶的厚薄的分离比分别是--------------和-----------。
【答案】
基因分离(注,本实验设计是一个开放型题目,只要方法正确,结果与结论相对应即可得分.否则不得分)
方法一:
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 子代果实性状 太空甜椒基因型
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大果实太空甜椒
全部为大果实 DD
全部为小果实 dd
出理性状分离(有大果实和小果实) Dd
方法二:
步骤 选择的亲本及交配方式 果状代性子实 太空甜椒的基因型
第1 步 大果实太空甜椒自交 出现性状分离(有大果实和小果实) Dd
全部为大果实 DD 或dd
第2步 纯种小果实普通甜椒×大果实太空甜椒 全部为大果实 DD
全部为小果实 dd
③ 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④ 红:绿二1:0 厚,薄=3 : 1
7.(16分)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请根据提供法的材料回答问题:
(1)体外分别培养某癌细胞和正常体细胞,图3---12中代表癌细胞生长曲线的是 。在体内,癌细胞可能侵袭周围正常组织,说明癌细胞具有 的特性。
(2)细胞癌变后,膜表面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成为 ,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应答中直接使癌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
细胞类型 增值代数 端粒酶活性
正常体细胞 50~60 无
癌细胞 无限 有
(3)端粒酶是与染色体末端结构相关的一种细胞组分。表中数据显示细胞癌变可能与端粒酶的活性有关,请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实验材料:癌细胞、端粒酶抑制剂、细胞培养液等。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及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新思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第(1)、(2)小题分别考查癌细胞的特征和免疫的相关知识,属于理解能力范畴的考查,而第(3)小题则递进为“探究端粒酶与细胞癌变的关系”,属于实验探究能力考查的范畴。
【答案】(1)a 扩(分)散转移 (2)抗原 效应T细胞 (3)实验步骤:①将癌细胞分成A、B两组 ②A组加入端粒酶抑制剂,B组不加,进行培养 ③纪录并比较A、B两组的增殖代数(分裂次数)。 结果预测及分析:A组比B组增殖代数减少,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有关;A组仍然无限增殖,说明端粒酶与细胞癌变(连续分裂)无关。 (4)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或抑制细胞分裂)或免疫治疗(输入淋巴因子、DNA疫苗)。
8、(2009江南十校联考)伊乐藻(Elodea)是一种沉水高等植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伊乐藻分别进行了下列两组实验。请回答Ⅰ、Ⅱ两题。
I.(10分)生物兴趣小组同学首先进行了如下试验。
(1)在适宜的条件下,提取伊乐藻具有生理活性的完整叶绿体。
(2)将提取的完整叶绿体放在__________________中,让叶绿体中所有膜胀破,然后进行
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分别置于两只试管中。
(3)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分别通入 CO ,只有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试管中能生成含有 C的光合产物。
(4)若分别给上清液和沉淀物提供ADP和磷酸并照光,可以产生ATP的是盛________的试管。
(5)请给上述研究课题取一名称。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2009合肥第一次检测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枝伊乐藻浸在水族箱中(假定整个实验过程中,温度等条件均适宜),用太阳灯作光源,移动太阳灯与水族箱的距离来改变光强度。用光下该枝条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泡(氧气泡)数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发现,当太阳灯与水族箱的距离从75cm缩短到45cm时,照在水族箱上的光强度增加了278%,而光合作用强度不变。当太阳灯与水族箱的距离从45cm缩短到15cm时,光合作用强度才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据此回答:
(1)当太阳灯与水族箱的距离为60cm时,伊乐藻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____(填“>”、“=”、“<”)呼吸作用速率。
(2)小组成员根据伊乐藻是水生植物,提出“伊乐藻在弱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较好,强光则抑制其光合作用”的说法。如何用上述实验装置验证这一说法(假定15 cm时伊乐藻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写出简要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案】.(18分)
I.(10分,每空2分) (2)蒸馏水(2分) 离心(2分) (3)上清液(2分)
(4)沉淀物(2分) (5)探究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场所(CO 同化和ATP合成场所)(2分)
II.(8分)(1)<(2分)
(2)①分别将太阳灯置于离水族箱15cm、10cm、5cm处(3分)。
②观察并记录伊乐藻单位时间内放出的气泡数(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