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而且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学会运用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具体要求
知识教学点
1.通过复习使学生识记的知识
联系的含义。
2.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的知识
(1)运用事例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举例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针对若干基本事实,判断何为原因?何为结果?并列举若干互为因果的事例。
(4)用实例表述整体与局部、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5)运用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具体实例,理解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6)在分析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静止是相对的基础上,明确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7)结合实例,比较新旧事物,揭示事物发展的实质。
(8)分析几个学过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说明规律的概念。
(9)比较说明规律与规律的表现、规律与规则的联系与区别。
(10)列举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规律是客观的,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运用有关知识说明的问题
(1)根据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说明几个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对几个世纪瞩目的当代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判断。
(2)按照整体优化的原理,为办某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设计一个方案。
(3)根据辨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分析一两个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
(4)用发展的观点,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
(5)交流个人遵循学习规律搞好学习的体会,并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6)根据坚持 “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相统一的原理,分析改革开放中的典型事例。
能力训练点
⑴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⑵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判断正误、是非的能力。
⑷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⑸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德育渗透点
⑴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
⑵进行唯物辩证法世界观的教育,进行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教育,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l)联系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
(3)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教学难点
(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互相转化特别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3)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选择最优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
(4)规律的概念。
教学课型:
复习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和逻辑结构
(这个问题由老师讲述)
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本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也可以说是唯物辩证法的浓缩、结晶,是从总体上体现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内在的高度的有机统一的重要内容;又是指导人生观、价值观研究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在本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课也是第一课内容的深化和引申。第一课主要揭示世界的本质、本原、是物质,而本课侧重说明物质世界的辩证性,世界的物质性和辩证性本身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第一课讲了唯物论后,第二课接着就讲辩证法,并将辩证法立足于唯物论的基础上,就是唯物辩证法。
2.本课的逻辑结构
①全课围绕一个中心——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分为三节。第一节是说明本课主题的逻辑起点,也是以后内容的理论前提,即正是由于事物的联系才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