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理解①通过事例分析,价值观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②比较几种不同的价值观;③列举事例阐释不同价值观对个人、社会的不同导向作用;
⑵能力方面:①通过不同价值观及其作用的比较,提高比较能力;②分析不同价值观的现象及其实质,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③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利用原有知识进行推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不同性质的反作用,正确价值观有利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反之则是有害的,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⑶觉悟方面:初步树立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思想;
教学重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价值的概念;价值观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具体领域 →→哲学领域
粮食,蔬菜,水果→→经济价值
勇救落水儿童 →→道德价值
图画 →→审美价值 →→哲学价值
中草药 →→医疗价值
文学作品 →→文学价值
(说明:这些领域的事物的属性满足了人的需要,它才有价值,这些事物对人有积极意义,这些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思考:哲学世界观领域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什么关系?
(提示:个别到一般,个性到共性,是一个抽象概念。)
(二)讲授新课
1.价值和价值观基本含义
(1)自主学习获得含义
(2)考察:空气对人有没有价值?人们在不认识空气之前空气对人是否有价值?为什么?所有对人们有用的客观事物是否都有价值?为什么?
(提示:空气对人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既对人的有用性。人们在认识其作用之前,空气也是有价值的,人们的需要与客观事物的属性是构成价值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要具体分析,如果这种客观事物已实际被人们利用,就有价值,如果还未发现它的作用,未被利用,既这种客观事物与人还未发生关系,就不具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