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城镇化战略”是在2001年3月15 日全国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它从某个层面反映出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经成熟。但是我们看到两年以来国家对于城镇化进程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重大举措,各地的具体工作也都是停留在各自为政的阶段,没有摸索出什么切实可行的经验,更谈不上建立起一个有代表性的“城镇化运作模式”。这种情况的出现大抵有如下原因引起:
(1) 社会各界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镇化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深度,广度不足,所以在具体工作中造成了明确目的却找不到具体方法,找不到具体可以运用的手段的情况,让基层工作无法开展。
(2) 观念上没有得到自上而下的梳理,没有充分意识到城镇化不是局部调整而是牵连着农村和城市诸多角落,各个社会生产部门,各个行业,各种问题的大的结构变革。所以某些一味求稳的观念严重阻碍了各种政策的实施。
(3) 社会积习严重,对于某些明确需要改变的东西不愿意下刀子,不敢于付出代价。比如城市职能调整,需要把某些产业从大中城市的经济链条中剥离出去,短期内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经济的某些指标,谁也不愿意从自己身上割肉,所以就造成了空喊改革,空喊支持城镇化却没有实际行动的状况出现。
(4) 以西方为师,学习西方国家经验的思想影响着多数人,没有看清楚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地区现有的经济结构是和西方国家没有太多的相似性这一前提,也就不能在实践中探索出真正符合中国国情以及地区情况的方法。
(5) 对市场机制的作用判断过高,认为城镇化过程只要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就可以完成,地方政府对自身的定位不够准确,没有意识到这一过程需要政府大力的协调干预,需要对社会各部门进行统筹调动,对广大群众需要宣传教育,用计划指导的手段构建良好的转化机制。
(6) 为民服务的意识不足,也就不能真正的把眼界放宽,把事情做实。总是执著于项目,工程的数量,政绩,社会评价的好坏,而没有一个把这些当作过程的态度,没有一个为民担当不计个人得失的心态。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说城镇化要进行,要落到实处就要全社会自上而下的重新审视一些概念。只有明确了这些经济概念才能够解放思想,消除顾虑,开阔思路,把城镇化工作落到实处。
2. 必须重新审视的一些问题
(1) 重新审视经济学研究基础
经济研究的根本所在是什么?“是从人的利己动机出发,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将稀缺资源配置到最优状态”么?如果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下将有很多出现在经济活动中的人类行为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
所以我们说经济学研究不应该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的需要是多层次的需要,并不是都表现在物质层面的利己。当把人性和人类生存的问题唤回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所谓的经济学的基础并不牢靠,事实中也是如此,它过分强调物质利益最大化影响了人类的价值趋向,眼前的利益也蒙蔽了洞视未来的眼睛;过分的数学化抽象化让经济分析与社会的历史过程脱节,这些不能不说是一个学科的悲哀。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生存的目的,重新审视人类最根本的东西,重新看一下未来。
如果把经济学建立在一个“从物质层面协调人类各层面欲求和调整社会结构使其适应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和未来发展”这样一个基于“人类长久发展”前提下的更具人文关怀意义的基础之上,我认为是更为合理的。
首先在大的道德判断的前提下它避免了研究方向的盲目性,避免了学科研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脱节;其次它的基础就是人文关怀,研究方向也是人文关怀,也必将对人文关怀产生一定的效用;第三它利于形成一个道德的社会,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层面更突出了精神世界的欲求,从而可以保障社会关系的融洽,社会矛盾的缓解,完成从法制社会到德制社会的过渡;第四它更重视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从根本上避免了当前种种社会矛盾的产生,维系了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和谐,因此我们说一个学科的发展遇到障碍的时候就要重新审视它的基础。
基于这样的基础我们是否可以重新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某个局部或整体判断自身所处的环境并调整自身结构以达到某种文化认知水平下的系统内耗最小状态所需要如何配置资源的学科。
a. 它的目的是系统内耗最小;
b. 它的局限在于人类文化的差异和对环境认识的不足;
c. 它的操作对象是指定系统的结构,这一系统可以是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
d. 它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需要把某些学科的研究对象放在不同的位置,自身结构中或者外部环境中。
e. 它可以在某些时候表现为某种数量关系,或者被某种数量关系所描述,但这种数量关系必须严格于它的假定(也就是环境和结构的数学抽象),否则理论特别是数学模型没有推广价值。
f. 它是不脱离于实践的理论研究,对实践必须有解释或指导意义,否则必然含有研究者自身认识水平低下,对环境观察不足的问题。
这样的经济学基础和定义可以更大程度上用人们认可的道德取向把经济行为规范到一个相对封闭的领域,屏蔽掉一部分有损于人类长久繁衍的行为,也更有利于对我国现阶段经济行为的表述,有利于对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研究和解释。
(2)重新审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区别以及所谓的“私有化”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问题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哈耶克在他的《致命的自信》中指出“本书论证那个我们文明由以发生并赖以生存的东西精确地说只能够被描述为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该秩序通常被有些误导地称为资本主义。”
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这一目的服务的,消灭剥削是它要达到的人本关怀,消灭两极分化是它在社会行为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而资本更确切的说是财富的积累并不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区别。甚至在更高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都是向相同的目的前进的,只是在手段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而已。我们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那是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到2020年是16亿)人口的现代化教育水平落后的国家运作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会将很多现今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发生的矛盾激化,社会化生产和需求层次的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必然出现贫困和两极分化。改革开放20年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出现了较大的贫富差距,现在我们进行城镇化就是要让另一部分人摆脱贫困,也逐步的走向富裕。并共同达到更高程度上的富裕,这不是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所能关照和实现的。
我们看到,在现实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对“私有化”的争论,某些人认为“现在的贫富差距是政策倾斜和‘私有化’造成的,‘私有化’是实现富裕的唯一出路”。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公有,公有是指生产资料归所有劳动者共同所有,它的目的是在理论上给定全民意义上的分配和使用权,是得以实现共同富裕和按需分配的基础。在现实情况下这并没有改变,现在的所谓“私有化”实质上只是消费品归属的问题,根本不触及对生产资料的分配问题。这仅仅是改革开放战略在这一阶段的实行中所必然产生的附属现象,我们实施城镇化战略正是为了缓解这种现象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出的。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对于中国这是现有资本主义制度所无法实现的,现阶段存在的所谓“私有化”的问题仅仅是消费品分配层面的问题,而不是生产资料层面的问题,城镇化的目的在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重新引发对社会主义的讨论有利于明确一些概念、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在城镇化的运作中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放开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