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于社区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但是,由于理论界对社区文化的研究角度不同,故而对社区文化的含义也有不同的界定,目前仍然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总和。”[1]也有人认为:“社区文化指的是特定社会区域当中人们各方面的行为所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它既包括这一区域内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包括该区域内社会成员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娱乐时尚等。”[2]
对社区文化的认识,学术界的很多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要从理论上全面把握社区文化,笔者认为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制约着当地经济、政治的发展;狭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将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结合起来,才能揭示出社区文化的全面内涵。
由此可以看出:社区文化包含物质生活条件、精神风貌、生活规范和社区团体、组织等四项基本内容,其中社区文化的物质生活条件指的是经过社区人改造的自然环境和创造出的一切物质财富。它主要包括社区内的文化设施及文化场所:文化活动室、图书馆、人文景观、公园、市政建设设施等,还有居民所用的服装、用具、一切生活用品等都属于社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它们的存在与使用无一不凝聚着社区人的智慧与价值观念,包含有深刻的文化特色;精神风貌则是通过社区群众的文化活动长期培养形成的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审美观、艺术修养、生活情趣、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实际上,精神风貌是城市社区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区开展积极向上的创建性文化活动的力量之源,它植根于每一个社区人的内心世界,并左右着社区居民生活的目标和生活方式的形成;社区生活规范既包括保证社区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正常进行所建立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也包括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等行为规范。它是社区人总体价值观的外在表现;而社区团体、组织则主要是指实现各种关系的结构实体,它是社区其他文化的存在基础和保证。如家庭、学校、社区企业、居民委员会、妇女团体及其他非政府性组织、团体等。这些组织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双重结合。社区文化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各有特点而又相辅相成,共同实现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社区文化的形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社区文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不仅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社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社区实际上是一种城市行政区划管理机构,承担着综合的行政管理职能。在这种社区管理体制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只能通过其所在的工作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来参与社会事务及社会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个体对单位的严重依附性,个体的自主性严重缺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制度的改革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过去社会成员固定“从一而终”的组织管理体制被打破,人们的自主性加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人”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人”转变,原有的职工自动离职或被剥离,相当一部分进入“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这使得原来的“单位人”离开单位管辖与监护而进入社区。与此同时,大批的流动人口和退休人员也相继涌入社区。无论他们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他们已经成为社区人员,也就是成为了“社区人”。这些人成份复杂,需求不一,而要满足他们的要求,特别是精神需求,就不可忽视社区文化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社区人”的精神需求,培养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一种有利于价值观念整合的“心理社区”,而且也会为社区建设本身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因此,社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社区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城市现代化一般应具备以下十大特征,即城市的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环境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居住方式现代化和人本身的现代化等。这10个方面共同体现现代化城市的基本特点,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10个基本特征又几乎都与城市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因为要发展现代化城市,就必须要有一定的产业作支撑。没有产业的支持,城市就无法发展,更谈不上城市的现代化。在过去,城市发展主要是依托重工业,但发展此类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破坏生态平衡。现代城市欲依靠重工业来维系其自身发展已经变得十分困难。实践证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城市文化的发展则是以城市社区为依托的,从而形成了社区文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区文化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它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灵魂。
(三)社区文化的不断推进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社区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民超越了单纯追求物质享受的需求,转而更多地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另一方面,“社区人”成分的复杂化、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引进、交融,要求社区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具备包容性,要呈现出多样化特色。毫无疑问,在未来的年代里,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不同文化之间会不断地进行相互冲突、相互渗透,将愈加会增强社区文化的复杂程度。因此,如何面对这些新情况,构建有利于社区发展的社区文化,给社区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三、社区文化在社区里设中的作用
社区文化是社区全方位的文化,在社区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文化营造“社区精神”
一定的社区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总会强调特定的文化理念,从而规范和影响社区群众的行为模式,并排斥其所否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一方面不断鼓励社区群众与现实之间以及社区群众之间的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目标。这样,社区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步形成了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信仰和归属感,即形成了某一种共同的“社区精神”。
1.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社区文化总是要倡导社会所认定的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并能对社区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给予解决与导向,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美化人们的心灵,抵制不健康的文化,不断提升社区群众的文化品位,引导人们自觉追求真、善、美的东西。
2.有利于增进社区群众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到来,整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作强度加大,使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打破了过去封闭的“单位人”界限,成了开放的“社会人”,也使得联系人们的各种因素相对减少,人们各自忙忙碌碌。八小时的工作忙碌之外,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社区度过,因此,如何增进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了解就成为社区群众交往的一个难题。而社区文化的群众性活动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有效的办法,它成为增进社区居民之间、各类组织之间相互联系、加深了解、沟通关系的精神纽带,易于把社区群众吸引在一起,创造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
3.有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区通过组织老年、青年、少年、残疾人等不同形式的演出活动,尤其是代表本社区外出演出,不仅会大大吸引社区不同成员的积极参与,而且在社区集体演出活动中还会增强对本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其对社区的强烈归属感。通常,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越强,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而越加喜爱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
4.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社区文化以其最活跃、最生动、最具吸引力、最易于为人们接受的生活方式满足了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尤其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工作紧张程度和精神压力随之增大,需要精神上给予调剂,而社区文化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在共同理解的心里空间内,人与人之间情感交融、心灵沟通,个体化的人格融入社区整体,个体与群体的统一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个体成员的精神和情感体验,而且创造了共同的“社区精神”。
(二)社区文化为“社区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社区综合竞争力”体现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它以新的发展观为基础。要增强“社区综合竞争力”不能单单理解为提升社区的经济增长能力,而应理解为社区经济、文化、自然的持续、协调地发展。哈佛大学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主任小约瑟夫·S·奈(Josephs.Nye.Jn)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可以分为确实力和软实力两种形态。软实力与确实力同等重要。他说:“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建立一种机制,并且其他国家愿意按照它所希望的方式限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将减少使用确实力而带来的代价。”[3]一个社区同样如此,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软实力即社区文化的作用非常关键。
1.为“社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精神动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们普遍认识到:一个脱离文化背景的发展是没有灵魂的发展。文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