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达尔文进化思想的浅述
1.1反驳人们对自然选择的错误理解谈起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相信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句名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三个信息:即生物之间存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会作用于这样的竞争,更适应环境的生物会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得以生存。
事实上,这是对达尔文进化思想的肤浅理解。因为生存的最终目的是繁衍,仅仅说“适者生存”是错误的。郑也夫在《阅读生物学扎记》中引用威廉斯的话:斯宾塞的名言“适者生存”被广泛地认为是对自然选择过程的高度概括,然而实际上这种想法引起若干错误的理解。首先,生存并不重要,这就是为什么自然选择造就了鲑鱼和一年生植物这样的生物,它们只繁殖一次就死去。生存增加适合度(fitness),也只在它增加生存以后的繁殖时才得以体现。降低生命期中的繁殖率的基因,肯定将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即令它使个体的生存期延长。
1.2人们错误理解生存比繁衍更重要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错误的理解为生存比繁衍更重要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以人类自身为标准去衡量自然了。众所周知,人类的生命周期相对于自然中多数生物还是相当长的,而由于人口过多,生活资源相对越来越匮乏,或者其它原因,进入近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采取节育、避孕等措施以减少后代的产生。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对于人类个体而言,来人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生存。作为自然生物中的一员,很多人就把这一思想转嫁到其它生物上面。
1.3正确的达尔文进化思想
事实上,人们肤浅地理解达尔文的进化思想远非这一点,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达尔文主义呢?《物种起源》究竟给我们揭示了多少东西?
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其不仅是达尔文提出来的,而且能更好的解释物种进化的机制。
迈尔将自然选择的解释模式分解为五个事实和三个推论。第一个事实是群体潜在的指数增长,即繁殖过剩。第二个事实是种群的稳定性。第三个事实是资源的有限性。由这三个事实完成了第一个推论:个体间存在生存竞争,这一推论由马尔萨斯完成。第四个事实是个体的独立性。第五个事实是大部分个体的变异可以遗传。达尔文由第一个推论加上第三个和第四个事实,做出第二个推论:差异存活,即自然选择。并由此得出第三个推论:如此经过很多世代,发生了进化。
由迈尔的解释,我们大致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思想:自然界中的物种存在变异,大部分变异可以遗传,与此同时,群体在不断扩大,但生存资源是有限的,为了生存,生物发生了激烈的竞争,产生可利变异的物种通过自然选择的剪刀,得以生存和繁衍。
2自然选择的无方向性
很多人认为自然选择是有方向的,即朝着物种更适应环境的方向进行。其实这又是片面的理解。
2.1适应环境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自然选择没有方向可言,为什么呢?因为适应环境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是泛指。地球是一个大环境,这个大环境又包括着无数个不同的小环境。一个环境里的强者未必可以适应另一个环境。比如鳄鱼在水中可以称得上强者,可它到了陆地上就成了弱者,甚至难以生存。因为其在陆地上活动缓慢,难以捕食,而且其属于冷血动物,不能依靠自身调节体温。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事实上,绝对的同一环境是根本不存在的,一个大环境可以包括无数个小环境,小环境还可以往下分,再往下分……依此类推,每个环境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变异,甚至是同一个种群,我们都很难说它们所处的环境相同。
2.2多方向就是没有方向
我们姑且忽略掉其它影响较小的因素(事实上一个因素不对另一个因素构成干扰是绝对不可能的),把生活在同一区域的物种称为生活在同一环境下。
显然,在这一区域中,我们可以认为自然选择有方向,它的方向是使这一区域的物种更适应这一区域的环境。可是多数物种进入的区域不止一个,也即同一物种进入了不同的环境。每一个环境中的自然选择就有一个方向,把它们综合起来,就没有了方向,即多方向就是没有方向。
能证明这一事实的例子莫过于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的地雀了。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物种,从南美洲迁来后,逐渐分布到不同的岛屿上,而各个岛屿又被海洋隔开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环境,经过各个环境中的选择而形成了不同的种。它们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起初达尔文以为它们是不同的属。所以,从整体上看,自然选择是没有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