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打造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已成为广大教师努力追寻的一个目标。“怎样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又成为一线教师的难题。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很多,但笔者认为,教学设计的“不到位”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子。
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有两个不太理想的倾向需要纠偏。一是教学目标的设计上重“形”轻“质”,课时目标设置随意性倾向较严重。笔者在教学调研中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传统”仍是主流,备知识、教知识仍是教师教学设计关注的“重心”所在。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按部就班的多,独特处理的少;知识落实考虑的较多,学生活动设计的较少,尤其是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设计,在教学设计中鲜有所见。同时,对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重视,有的教学设计中无目标可寻,有的教学目标指向不明,有的教学目标还出现严重的“偏离”。二是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重“教”轻“学”,学生活动与作业设计针对性不强。笔者在日常的听课和查阅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课堂活动的开展“形式化”较多,“思维型”较少,不少活动的实施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思考时间和思考深度有所欠缺,造成学生因地理思维的缺失而不能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另外,各校使用的学生作业大多以市场上的教辅用书为主,相对缺乏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改进对策:实践“三步曲”设计策略
所谓的地理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现代的教学理念和系统方法,对各种地理教学资源进行有机组织,对地理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的安排,建立一个帮助学生分析、研究、解决地理问题的学习策略,并对教学预期结果做出估计的过程。简言之,所谓地理教学设计,也就是对“教什么”和“怎样教”进行规划,对“教得怎样”进行诊断。
笔者认为,地理教学设计应力求简洁而实用,重点把握好“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样?”三个核心问题。简化教学设计环节,明晰课时教学目标,可尝试运用以下的教学设计“三步曲”。
1.践行“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教学理念,合理定位课时教学目标
“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提出的一个观点。教学是人们精心创设环境,通过与外部条件的作用方式,激发、支持和推动内部过程的有效发生和学习成果的达成。
课时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有关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拟定的、在一课时内预期达到的具体学习结果,应具备可操作性、可测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前需要思考以下问题:想要学生从这节课中学到什么知识?教学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是什么?同时,教师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接受能力等问题。一旦教师明确了这些问题,就可以考虑列出课时教学目标。
虽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达成“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这三个方面是课程的总目标,是一个宏观的综合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确认时,不能机械、教条地加以肢解。在具体操作上,可将教学目标分成两类:一是结果性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二是体验性目标(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中,结果性目标应该是显性的、可测的,要充分体现对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原理等内容的掌握。而体验性目标则是隐性的,反映的是学生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可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行为过程之中。如针对“大气运动”这一地理教学内容,笔者对其教学目标进行了以下的思考。
“大气运动”主体教学目标确认
(1)掌握哪些知识?——热力环流原理、风的形成原理、气旋与反气旋、冷锋与暖锋、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与季风环流)。
(2)学会什么技能(方法)?——空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大气运动示意图绘制、等压线图判读方法、地理比较方法等。
(3)形成什么观念?——地理问题探究需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大气运动”具体行为目标确认
(1)对于给出的同一水平面上气温不同的两点,能画出它们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能指图说出高低压分布状况和气流的运动方向,至少能列举1个实例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在理想水平等压线分布图中,能标出在三种情况下各个力的方向及风向。
(3)在水平等压线分布图上,能判定气旋、反气旋,标出任一点的风向;能列表比较两者的异同。
(4)能结合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说明在冷、暖锋影响下的天气状况;能列表比较冷暖锋的异同。
(5)在三圈环流图上理解并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名称和特点;在季风形成图上,说出季风风向的变化,理解季风的成因与特点。
(6)搜集、整理有关台风、寒潮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谈一谈对台风和寒潮的认识,进一步分组讨论抗灾防灾话题。
这是一种非三维划分的整体性教学目标设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实际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对课标内容做了细化和分解,形成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整合的教学目标,可操作性较强,也容易进行效果的检测。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使用的是内容标准,没有套用三维目标的格式。其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比较清晰、可测,“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渗透在具体的行为目标之中。
课时教学目标的合理定位还需体现出渐进性和层次性要求。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根本依据,但标准是面向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的所有学生,尺度也是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是权威的,执行起来具有强制力,不允许人为地降低要求,是基本要求和底线。但是,课程标准是终结性要求,对达成标准的过程没有规定。为此,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在高一年级的教学中应降低起点,适当降低难度要,使学生进入的门槛低一些。新课教学时可适当降低目标和层次要求,待复习时再进一步提升。对于显性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可考虑在深度和难度上恰当处理;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过程性和终极性目标,虽然在一节课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但需要我们时刻记住,每节课都去践行,可以在不同的教学时段中出现“初步学会……”“尝试从学习……对策”“运用适当……成果”等层次性、渐进性的目标要求。
2.实践“为学生发展而教”的理念,增添活动的“思维含量”
地理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强化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地理科学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地理能力。地理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充分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特性,建立卓有成效的目标和过程模式,不仅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注重学生参与过程的质量。然而,教师在处理设计与操作课堂教学活动时,似乎与这一要求相差甚远。一些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考虑: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同样,这些教师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也不过是用教师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活动设计(一):大气水平运动
讲述: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存在差异时,必然会有一个力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而这个力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板书: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如果没有其他力的影响,风向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板图展示)
板书:2.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思考:风一旦形成必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将如何呢?
实验演示:将一小球抛向旋转的圆盘中心,观察变化。
小结:由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在北半球偏右,南半球偏左。所以在地转偏向力的加入下,风向不断发生偏转变化,直到影响风向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风向不再偏转,而这时风向会如何呢?
板书: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转折:但这种风只存在于高空,因为在近地面,风向还会受到另一个力的影响,就是摩擦力的影响。在三个力的影响下,风向如何变化呢?
板书: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第35页活动。
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牢牢地把控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教师预设的相关学习任务。虽然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有意识地关注着学生的“活动”,但这些学生活动是被动的,缺乏足够的思维含量。同时,案例中的“学生活动”设计没有细化,“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怎样思考与操作?可能遭遇哪些学习困难?”等问题均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划。可以说,这类教学活动设计还是停留在传授知识这一层面上,是要求学生记住“二力”或“三力”作用下风的运动状态,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笔者认为,类似上述的教学活动设计有与没有无关紧要。作为一个“成熟”的地理教师,教给学生哪些知识早就了然于心,没有必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种“形式上”的教学设计上。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应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重视“过程与方法”的设计,重视教师的“教”,但更应重视学生的“学”,体现教与学的“双主体”。教师应把主要精力用于思考“怎样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环境?怎样引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地理问题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剖析?”等关键性问题上。同时,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应在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思考时间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暴露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以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地理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形成两条线索:学生的“学”(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系等)和教师的“教”(质疑、交流、争鸣、释疑、归纳等)。这两条线索通过教师对学生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
教学活动设计(二):热力环流
1.知识铺垫
地面的直接热源是什么?大气的直接热源是什么?地面也称下垫面,它的性质有什么不同?温度是否一样?
2.模拟实验
(1)实验器材
一个长约22厘米、高32厘米、宽12厘米的透明塑料罐,一块塑料盖或塑料薄膜(两侧开有两个小孔),一烧杯热水、一烧杯冰块、两只漏斗、两根导管、几根香、一个打火机、一块黑布、一块香皂。
(2)实验步骤
A.实验前,先在透明塑料缸内壁用香皂轻涂一次,目的是预防热水放进去后,在内壁凝结成水珠影响实验效果。
B.用黑布遮住透明塑料缸面向讲台的一侧,因为烟是白色的,这样做是为了更明显地看到烟的运动方向。
C.把一烧杯热水和一烧杯冰块分别放入透明塑料缸的两侧,在缸顶盖上插有导管的塑料盖或塑料薄膜,让导管口分别对着装冰块的烧杯和装有热水的烧杯。
D.点燃几只事先装好的香,让烟通过漏斗和导管慢慢流进玻璃缸内。
E.观察烟的运动方向,烟会在冰块一方下沉,然后流向热水一方,再上升,到上空再流回冰块一侧,形成热力环流。
(3)实验结论
学生观察得出烟的运动方向,烟会在冰块一方下沉,然后流向热水一方,再上升,到上空再流回冰块一侧,形成热力环流。
(4)分析和归纳
A.引导学生思考:大气(烟)运动的原因?
期望学生归纳出:同一水平面上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或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密度分布不均—水平方向上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B.引导学生描绘热力环流原理图,并感悟热力环流概念。(理清下列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作图)
①气温分布与垂直气流的关系(受热上升,遇冷下沉);②空气密度大小与气压的关系(密度大,气压大);③气流方向与空气密度大小的关系(走
小,来增大);④气压分布与水平气流方向的关系(高压指向低压);⑤气压分布与天气状况的关系(低:阴雨,高:晴朗)。
C.列举常见的“热力环流”实例: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并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活动:从上海城市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得出“热岛效应”,根据热力环流原理推导城市风对城市绿化带、工业区、卫星城等布局的影响。
3.活动延伸
大连一般白天感到空气潮湿,夜晚感到空气比较干爽。为什么?运用示意图加以说明(海陆风)。
上述“一节一活动”的教学过程设计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为学生发展而教”的理念。在此教学活动设计中,学生和教师的定位比较正确,教师的引导与点拨恰到好处,学生的主体参与度较高。通过学生的多感官活动和理性思考,可以让其地理思维得到良好地训练。从总体上看,该教学活动设计环节比较完善,思考比较到位,值得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鉴。但是有一个环节设计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教学“意外”的预判——教学中可能发生哪些意外状况。在此教学活动中,如果模拟实验不成功或烟雾的运动状态观察不明显(这一状况出现的可能性很大),教师应做好教学活动处理的应对预案(教学生现场处理):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或用板画逐步推进、或进行实验失败分析(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开发)等等。
一个高质量的地理教学活动设计,仅考虑学生获得的结果性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考虑过程,要思考设计的教学对策是否能提升学生参与的投入度,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能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思维量。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地理的学习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3.优化针对性训练设计,重视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诊断
当教师重点思考了“教(学)什么”和“怎么教(学)”之后,还需要教师思考“教(学)得怎样”,即重视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性诊断。
当前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对这一环节的重视度还远远不够:有的教师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后便草草收场;有的教师让学生做几道巩固性练习后赶紧收尾;有的教师则用现成的“作业本”给学生当堂布置,或作为课后作业进行学习效果检测。笔者认为,在这一教学环节上,“减量提质”大有潜力可挖。如果教师能设计一些既对应教学目标,又具备层次性的诊断性问题,就能从学生的回答中观察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与学习能力相关的行为表现,并能及时把握学生的信息反馈并在后续的教与学中加以改进。
例如,针对“热力环流”的主要教学目标,“在给出的同一水平面上的气温不同的两点,能画出它们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能指图说出高低空气压分布状况和气流的运动方向,能列举实例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教师可以从“知道了”“懂得了”及“会用了”三个层次上设计诊断性试题(见上表)。
上述诊断性试题突出了目标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在一节课的单位时间内,要求100%的学生掌握100%的教学目标显然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和诊断性试题预设要求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在层次上的差异。通过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如果学生能达成预设的诊断目标,则对这堂课的效果评价应是满意的。反之,教师就应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问题追因和教学再设计。
虽然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也告诫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验或经历存在差异。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基本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应达标准,教师不应随意增加或降低课程难度。但对于具体的教学情境而言,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时段的差异,有高低层次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