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论文中心 -> 地理论文 -> 论文内容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_地理论文

论文作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论文来源:中国环境资源网    论文栏目:地理论文    收藏本页

提 要 简要总结了两种生态旅游观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生态旅游的可操作性定义。针对旅游地 4 个方面的限定,提出相应的生态旅游地规划的要求,认为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属于微观尺度的社区旅游规划,更注重景点及服务设施的建设设计与布局,而不是宏观的发展战略及中观的规模聚集效应,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从生态旅游地的规划目标出发给出了生态旅游地的规划内容,探讨了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施方略,指出功能分区、游客管理、形象策划及景观设计在生态旅游地开发及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地 可持续旅游发展 功能分区 旅游规划

分 类 中图法 S759.9

1 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地

1.1 生态旅游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可普遍接受的生态旅游定义,但就笔者翻阅的大量有关参考文献来看,对生态旅游的看法主要有两类:一种是自然保护主义者的,将其看作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途径、旅游活动及其规划的一条准则以及旅游运作的理想境界。它将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旅游等同起来。另一种是旅游经营管理者的,将生态旅游看作是一类推向市场的、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这种市场趋向的生态旅游产品。

  第一种观点具体来说就是生态旅游应满足保护和发展的目标,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相结合。对旅游地来说,要求生态旅游能够:第一,给旅游地生态环境的管理保护带来资金;第二,使旅游地社区居民经济上获益;第三,促进旅游地社区居民对生态保护的支持[1]。上述生态旅游的目标也反映了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开发的原则。

  第二种观点将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方式或专项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这种旅游方式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原生文化遗存旅游环境。生态旅游观点认为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小,可增加旅游者的环境意识。

  笔者对生态旅游的看法与上述的第二种观点较为接近,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风光及具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 (ethnic) 为主要吸引物的专项自然旅游形式”,并将其进一步细分为人工自然的亲近自然、次生自然的返回自然和天然“自然”的回归大自然 3 个级别[2]。采用这个定义,更有利于生态旅游地的管理或生态旅游者的统计分析,更有利于反映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市场倾向。对旅游经营管理者来说,其可操作性更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更切合实际一些。

1.2 生态旅游地

  旅游地是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其内部结构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3]。旅游地普遍具有四方面的限定:第一,是一种特殊功能的社区;第二,具有接待游客的服务设施;第三,具有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第四,具有可达客源地的通道。这四方面的限定从旅游规划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明如下问题:首先,旅游地的规划是属于社区旅游规划。社区是区域的“细胞”,因此,旅游地规划的范围要比区域旅游规划小一些,这种规划更强调景点、服务设施的建设设计而不是宏观的发展战略、中观的规模聚集效应。其次,旅游地的规划要以旅游资源为基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旅游地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第三,旅游地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设计和空间布局等情况。最后,旅游地的规划还要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经济和社会利益。

  生态旅游地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以及生态实验站;从景观生态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山地、森林、草地、各种水域、沼泽等景观生态类型。这类旅游地的共同特点是保持着大自然的原有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些还有丰富独特的人文积淀、浓郁的风俗民情。生态旅游地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成为人们回归自然及开展可持续旅游的理想境地。

  然而,生态旅游地属于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敏感区,旅游业极易对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生态旅游地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旅游发展和管理模式,最低限度地减少旅游业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规划的基本目标。对生态旅游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生态旅游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三位一体相互协调的一条重要途径。

2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

2.1 规划目标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规划的基本目标是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的保护。生态旅游地的发展依赖于高品位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其规划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有效地保护生态旅游地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以及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规划范围内的部分地区有时还需培育再生林以减少其它原因造成的破坏。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规划的第二个目标是旅游地社区经济的发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开展生态旅游,经过形象策划推出独特的生态旅游产品,再通过广告宣传尽量招徕高质量的生态旅游者,力争给生态旅游地带来好的经济收益,促进旅游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规划的其它目标可以因地而异,但先期进行生态旅游地可持续规划者还应当注意建立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示范工程技术体系。

2.2 规划内容及其操作流程

  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旅游规划也不例外,它涉及到旅游地的经济、资源、社会和环境等方方面面,需要旅游开发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以及公众的参与和合作。

  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旅游规划首先要对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详查、分析与评价,并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提出规划的总体思想、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目标。生态旅游地依赖于自然风光及具地方特色的风土民情,因此,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人文环境的保护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这种专项规划时要注意对生态旅游地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其次,要根据生态旅游的需求与市场特点,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的开发规划,并选择适当的开发模式。再次,生态旅游虽对服务设施要求不高,但一定数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设施还是要跟上去,因为生态旅游地地处偏远。因此,要进行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规划。最后,还需要进行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成功的生态旅游有赖于高级导游、称职经理、老练侍从的合作;而熟练又有技巧的从业人员来自有效的培训和良好的教育背景。因此,从事生态旅游工作的在岗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职业培训,其内容包括旅游政策、市场动态、公园和保护区的经营和操作程序、自然史料、民俗民风、神话故事、环境教育、外语培训、公共关系以及其它的技术管理领域。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规划可利用下面的框架图(图 1)指导操作。

nr990113-1.gif

图 1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的过程
Fig.1 Planning process of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cotourism destinations

3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实施方略

3.1 功能分区

  生态旅游地大多属于自然保护区域,为避免旅游活动对保护对象造成破坏,同时为了对游客进行分流以及使旅游资源得以优化利用,生态旅游地应进行功能分区。

  早在 1973 年,景观规划设计师 Richard Forster 就倡导同心圆式的利用
模式[4],将国家公园从里到外分成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和密集游憩区。这个分区模式得到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CUN) 的认可。C A Gunn 在 1988 年提出了国家公园旅游分区模式,将公园分成重点资源保护区、低利用荒野区、分散游憩区、密集游憩区和服务社区[5]。加拿大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功能分区模式一般将生态旅游地分为四大块:野生保护区、荒野游憩区、密集游憩区和自然环境区[6]。笔者在参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联合所作的“山西平遥古城旅游发展规划”时,将功能分区模式成功地应用到平遥古城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建设之中

  核心保护区一般要实行全封闭保护,仅供观测研究。分散游憩区是少量散客游览的对象,只允许步行或独木舟一类的简单交通工具进入,游客的规模有严格的限制。密集游憩区是生态旅游地游客集中活动的区域,小汽车一类的自动车辆可以进入,服务社区是游客休憩的集中场所,各类交通工具可通达。这种功能分区能够起到分流游客的作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国家公园的功能分区证明了这一点,随着自然内容的增加,游客人数越来越少,而对游客的吸引力却越来越大。功能分区的这种分流功能对自然程度高的地方起到了较理想的保护作用。

3.2 生态旅游地及其产品设计与形象策划

  在环境容量允许的前提下,要尽量增加客源,吸引更多的生态游人。进行生态旅游地及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策划对达到此目的具有重要的影响。生态旅游地的特定地理背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