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论文中心 -> 经济学论文 -> 其它经济学论文 -> 论文内容

外国对华投资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对经济的变革作用其它经济学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其它经济学论文    收藏本页
内容提要: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外国资本的涌入,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逐步瓦解,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挤垮了小农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市场也不断扩大。并为经济在经历巨大政治、社会环境变动后,恢复并发展,最终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的生产方式的环境下,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字:    传统经济    市场经济    小农业和手工业    机械化     资本主义经济    租界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后半叶起,中国资本主义也有了初步的发展。这一时期(至抗日战争前)中国的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中国经济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市场也不断扩大。

一、 市场的扩大 

(一)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国内市场的扩大,是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然表征。中国农产品商品化过程在明清时代已有了引人注目的发展。鸦片战争后,特别是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农产品商品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的主要特征是伴随着中国农产品及农产制成品的输出急剧增长,国内经济作物的种植迅速发展,粮食作物也进一步商品化。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原有的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外商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经济作物的大范围推广上面,还表现在农业专业化区域的发展、资本主义农垦公司的产生、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等方面。从1895—1927年通商口岸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农产品商品化数据分析中不难发现,这些地区农产商品化程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手工产品的市场变动
    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密切结合,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自然经济的突出特点。我国原有十分发达的手工业,并以技艺精湛闻名于世,除自给外尚有出口。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入侵中国后,中国手工业产品在本国市场上日益受到机制工业品的排挤。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的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带到了中国,但是并不为中国手工业者所接受,在收到了“洋布”的严重冲击之后,部分手工业者开始反思,渐渐地学习接受这一先进的技术理念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虽然中国的手工业者努力改进,却还是无法扭转不利的处境,随后新兴工业应运而生。
    新工业的出现当然是西方冲击的反应。但就每项工业的产生说,都不是来自西方的意愿,而是中国人努力的结果,尽管是失败的结果。就当时“求强”“求富”的思想和“机船矿路”路线来说,也不完全是“冲击——反应”模式,它们的形成,有中国传统的爱国主义,还有自龚自珍以来的“思想之解放”(梁启超语),以至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社会变革和“明夷”思潮。
    1860年时全国土布流通量约31690万匹,占产量52.41%,至1894年已降至29036万匹,占产量49.23%;1913年进一步降至18751万匹,占产量37.70%;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稍回升,1920年时达22126万匹,占产量40%多,不久又下降,至1936年时已只有9162万匹,占产量25.96%。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土纱、土钢、土针、土靛青等市场受洋货冲击极大,使这些手工行业很快衰落,但是草帽辫、花边、抽纱、发网、针织品、火柴、猪鬃、肠衣等手工行业得到发展,市场扩大,不少产品供应国外市场。手工业市场在收到养活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在以守着先进的生产方式,采用着先进的技术,从而推动了现行的手工业的发展,实现了产品的多元化,和手工业的逐步机械化。
    机制工业发展最快的时候,也是手工业发展最快的时候,到1936年,工场手工业的产值约占手工业总产值的30.6%,与机制工业的产值比则只有后者的69.2%了。这一时期,随着机器的广泛应用,手工业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当时最大的两项民族机制工业是棉纺和面粉。棉纺业是先以纺粗支纱供应手工织布为主,到1920年它已占有52%的纱市场;然后转向织机布,到1936年亦占有57%的布市场。至此,它已杜绝了洋纱进口,洋布的进口也不多了。原本被中国手工业者视为眼中钉的“机器”,却为手工业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产量,赢得了意想不到的收效。
(三)近代商业、金融业与商人资本
    对于传统社会来说,商人是"一个革命的要素",商业和商人资本的发展,"到处都使生产朝着交换价值的方向发展"。近代市场的发展,与商业、金融业的发展、与商人资本的活动密切相关。中国在19世纪20—80年代之间,由于中西贸易的促进,沿海地区的市场结构、商业的金融方面,贸易中心、航运以及经营方式等变化非常广泛、显著和迅速,构成了一场商业革命,造成一种与多少世纪以来存在于传统中国的商业活动明显不同的经济形态,促进了商业资本主义的成熟。在这次商业革命中银元、纸币等货币新形式的引进和普及,使金融机制更为灵活,扩展了信贷市场,加强了货币流通;信贷体系的充分发展极大地增进了市场的活力;商业活动推动了内地丝茶经济的发展,并在沿海地区充当了中国工业发展的跳板。中国近代商人资本家的产生早于产业资本家,上海等口岸开埠后不久他们就已经在京广杂货、洋布、五金、丝茶等行业中出现,他们在与洋行频繁的交易活动中,逐渐脱离了旧式商业的轨道,采用了资本主义的一套经营方式,其活动基本上是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基础。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经济形势的涌入,不但瓦解着原有的商业形式,而且加快了商业向现代化的转化速度。

[1] [2]  下一页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