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信用社现状分析
1.对农村信用社现状的总体判断:规模较大,分散经营,效益欠佳,结构失衡,后劲十足。
(1)规模较大。农村信用社无论是存贷规模,还是机构和人员总量都是比较大的。以宜昌为例,宜昌市农村信用社2002年11月末的存贷规模分别为35亿元和19亿元,独立核算的机构103个,人员总量为2065人。
(2)分散经营。一是经营层次过多,有县级联社、乡级信用社、信用分社(储蓄所)、信用站4个层次搞经营。二是单位和人均规模小,如宜昌市农村信用社2002年11月末独立核算单位平均存贷规模分别为3398万元和1845万元,人均存贷分别为0.169万元和0.092万元。
(3)效益欠佳。主要表现在由于农村信用社没有高效的经营载体,经营亏损严重,财务包袱沉重。如宜昌市农村信用社2002年11月末累计亏损5.5亿元,亏损面达90%o
(4)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结构和人员素质结构上。如宜昌市农村信用社2002年11月末,资产中现金资产;贷款资产、固定资产、其他资产分别占45.98%、37.99%、3.2%、12.83%,负债中资本金、存款负债、借人资金和其它负债分别占。3. 59%、68.16%、7.53%、20.72%;人员素质结构大专文化程度占3.7%,中专(高中)占64.9%,初中及:以下占有31.4%;从专业职务分,有专业职称占67.3%,其中:中师占3.5%,助师占33.3%,员级30.5%.
(5)后劲十足。一是农村信用社拥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的庞大的职工队伍;二是,农村信用社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三是有比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宜昌市农村信用社2002年,11月末的贷存比例为54%,缴足“两金”后,仍有可用资金4个亿;四是经营机制较活,同其他专业银行相比有自己的优势。
2.农村信用社经营环境分析。
(1)服务对象分析。农村信用社是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这就把农村信用社投资主体对象界定在农村。目前农业产值占比相对减少,增速放慢,但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发展前景可观,具有强劲增长的态势。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多种经济、农户庭院经济等多种形式的资金需求日益增多,农村资金需求不断增长,过旺的资金需求与有限的资金供给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但财政资金有限,经济行为主体的自有资金匮乏,集体积累:“空壳”,其它渠道的资金也越来越少,唯有信贷资金呈扩大趋势,由于其他银行都要向集约经营转轨,农村信贷投入将会由农村信用社主要支撑。
(2)发展空间分析。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空间在广大农村。一是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的基础地位将日益加强,农村信用社将会左右农村金融市场的局势。二是在对农村经济的作用上,由于其作用力的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地方政府的地位日益提高,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偏爱,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关注。三是农村信用社在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地位日益牢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忠实伙伴。
(3)经营条件分析。由于农村信用社界定为“三农”服务,其业务经营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国家保护政策提供外部条件。一是现行的农村产业政策,如农村攻坚扶贫政策、农业产业化政策等为农村信用社经营提供了较为宽松的政策经济环境。二是现行的宏观金融财政政策,如存款准备金政策、利率浮动政策、税收政策等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宏观金融政策环境。
(4)市场占有率分析。市场占有率既是农村信用社决定其经营规模的主要依据,又是农村信用社分析其筹资环境的重要依据。2002年11月末宜昌市农村信用社在9个县农村金融市场中,存款市场占有率为22.87%,分别比工行、农行低2.84、0.85个百分点,比邮政储蓄高2倍;贷款市场占有率为12,78%;分别比工行、农行低18,04、12.22个百分点。
综上分析,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相对宽松,可谓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黄金时代”。因此,农村信用社完全有理由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二、农村信用社发展对策研究
农村信用社是经营货币的合作金融企业,由于它的合作金融性质和特定服务对象决定它不可能象商业银行那样,去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唯一目标,但它也应当去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实现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只有农村信用社启身经营效益提高厂,才能保障广大社员和农村经济主体的利益。所以应把农村信用社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经营机制灵活、管理手段先进,既有中国特色,又能同国际合作金融接轨的现代化农村合作金融,为此提出如下发展意见。
1.调整农村信用社经营策略。农村信用社调整经营策略就是从根本上把重存轻贷、重放轻管、重速度轻效益的经营格局调整为资产负债联合管理,速度效益相互统一,经营管理均衡发展的经营策略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