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15课《短文两篇》导学案
编写: 满雪梅
学习目标:
1、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常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以及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法指导:
1、明确学习这课的目标,了解作者。【用时3分钟】
2、 两篇文章都是谈读书的,先快速地默读,了解大意(作者的观点)。【用时5分钟】
3、 细读课文,圈、点、勾、画,标出生字词和自己不懂的地方。梳理文章的结构,完成“预习案”中的问题。【用时12分钟】
4、 借助工具书、注释解决生字、词,——组长可分配任务,提高效率。【用时5分钟】
5、 精读课课文,小组合作探讨,完成“探究案”中的问题。【用时10分钟】
6、比较阅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先“对学”,再“群学”,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还未解决的问题。【用时10分钟】
自学导航:
1、 相关链接
①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出身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随笔》是培根在
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共包含58篇短文,然而它在英国文学史上却
有重要地位。
培根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而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例如“善择时即省时。”“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顺境易见劣性,逆境易见德行。”这些话充满成熟的人生经验,而写法则务求清楚达意。使用的比喻十分恰当,但都来自实
际。培根的文章也写得富有诗意。
②关于《燕山夜话》的写作背景:《燕山夜话》是邓拓撰写的杂文集。1961年,正当我国处在暂时困难的时期,邓拓应《北京晚报》之请,以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为宗旨,用马南 的笔名开辟了《燕山夜话》专栏。
③关于驳论文: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自己的观点。
2、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谈读书》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既阐述了( ),又阐述了读书的( ),还告诉大家读书能(
)的道理。
《不求甚解》揭示陶渊明“ ”的两层含义,并以次为根据,对否定的“ ”的观点做了否定。在批驳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阐述了读书的要诀是
,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
3、 自学检测
给加点的字注音
怡情 诘难 狡黠 吹毛求疵 马南 滞
解释或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狡黠:
味同嚼蜡:
( ):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
( ) : 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
吹毛求疵:
豁然贯通:
开卷有益:
探究提升:
一、探究问题
1、揣摩《谈读书》中的下边段文字,说说它们的观点是什么,又是怎样阐述这些观点的。
①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阐述了什么观点,运用什么方法阐
②从“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 述的?) (1——3组)
2、读《不求甚解》思考: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的?(找别人批评的原因,表明自己的态度及理由。)(4——6组)
3、比较阅读: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请结合具体例子加以说明相同点和不同点。(从内容、形式、语言特点几个方面来谈。)(7——10组)
二、拓展延伸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见风使舵:看风向转动舵柄。比喻做事无定见,随机应变,比喻看他人眼色或看形势办事【多指贬义】。
班门弄斧: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滥竽充数: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当堂检测:
1、填空
读史使人( ),读诗使人( ),数学使人( ),科学使人( ),伦理使人( ),伦理学使人(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2、把《谈读书》中的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并选出你最喜欢的一条作为论点,试着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