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考试是我校命题,认识如下:
1、 本次试题立足课本,关注教学内容,重视方法,体现应用,知识点全面,难度适宜,涵盖了本册一半的知识点,为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取得不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2、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考试概况如下:
班 级 实考人数 均分 附加题均分 卷面得点数 双基平均点数 综合应用平均点数 卷面率 优 A 率 达优率 达标率 超出(低于年级均分) 提降幅度
1 51 91.35 3.39 1.53 68.47 21.35 76.5 41.2 80.4 98 -0.05 -1.08
2 49 92.45 3.09 1.51 70.04 20.9 75.5 44.9 87.8 100 +1.13 -0.08
3 52 88.94 2.98 1.0 67.89 20.05 50 38.4 69.2 100 -1.59 -1.17
4 50 92.98 3.02 1.44 70.36 21.18 72 54.3 92.1 100 -0.57 +2.15
年级 202 91.40 3.12 1.37 69.19 20.87 68.5 44.7 82.38 99.5
三、典型错例分析: 1、概念部分 填空题的5小题: 20比一个数少5,这个数是( )。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年级得分率
60.8% 67.3% 63% 76% 66.8%
错因:本题是比多少的逆向题,个别学生不会分析题,没有方法。还有些学生看见“比”字就求相差数。今后教师还要加强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找到谁大谁小,相差多少,怎么求? 判断题的2小题:三角尺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年级得分率
60.8% 67.3% 76.9% 60% 66.3%
错因:
1、教师没有把直角概念讲透彻,有些学生还是没理解。
2、小学生以直观为主,教室里的黑板是弯的,所以他觉得和三角尺上的直角不一样。
判断题的5小题: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差89.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年级得分率
37.3% 46.9% 36.5% 34% 38.7%
错因:
1、复习时,教师没复习这类题型。
2、有些学生学生忘了最大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不会算。
2、应用部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第6小题:小明用一根长3米的绳子量篮球场的宽,正好量了5次,篮球场宽多少米?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年级得分率
81.9% 66.8% 57.7% 78% 71.1%
错因:
1、教师没讲过这类题型。
2、学生没练过,基础差的学生不会分析,没有方法,无从下手。
3、加法和乘法的意义分不清,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乘法,今后教师要多做对比练习,加深学生的印象。
3、附加题部分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年级得分率
67.8% 61.8% 59.6% 60.4% 62.4%
错因:
1、教师没讲过这类题型。
2、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不能灵活的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4、卷面部分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年级得分率
76.5% 75.5% 50% 72% 68.5%
卷面得分率一班最高,三班最低,今后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认真的好习惯。
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时有些知识疏于巩固,疏于复习,导致学生不得分。
2、题型练得不全,今后要努力。
3、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这方面的能力还需要提高训练。
改进措施:
1、“细节决定成败”,在以后备课中,我要注意细节教学。不让学生因为一点小问题而酿成大错,把知识点尽量备全。
2、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在上课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作业要题型多,并注意及时反馈。
3、培养学生做题认真,审题,检查的习惯。
4、注意面向全体同学,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适当进行试题模拟练习,树立学生考试意识,积累考试经验,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习惯。
6、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群策群力,相互交流和补充,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