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您当前的位置:57365.com -> 实习报告 -> 演讲致辞 -> 演讲技巧 -> 范文内容

如何做好演讲

范文作者:佚名    范文来源:不详    范文栏目:演讲技巧    收藏本页

    演讲的本质
  正确认识演讲,必须道德确立正确的演讲观。唯有正确的演讲观,才能透过演讲的现象,认清演讲区别于它种口语形式的本质属性,才能恰当而准确地掌握住其内部规律和特点,以便驾驭它,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和作用。
也正是基于这个目的,一些演讲学的研究者和演讲家,都根据自身对于演讲这一现象的认识一理解,下着不同的定义,以企揭示出演讲的本质。这一探讨,无疑对于演讲学的研究,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过去对演讲学的研究不够深入,再加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理解的不同,因而说法不一。
  从三十年代以来,直到近年也有些著作,都在下着这样或那样的定义,但总是不够全面,因而也就难以揭示出本质。究竟什么是演讲,也就是演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确实是目前急需回答的问题。因为定义揭示着事物的本质,只有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演讲,才有可能掌握其内部规律和特点、以发挥演讲最神圣的社会作用。
列宁曾指出:“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转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63页。)揭示演讲的本质,使其符合“科学的抽象”,需要从演讲这一现象入手,抓住其最普通、最基本的东西。
  演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直观性、现实性和艺术性,是它的主要特征。作为整个的演讲活动,索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演讲者(主体),听众(客体),沟通主客体的信息,及主、客体同处一起的时境(时间环境)。这四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离开任何一个条件,都构不成演讲活动。但是仅仅具备这四个条件,这不足以揭示出演讲的本质属性。因为,任何一种带有艺术性的活动,都有其自己独特的物质传达手段,形成了自己特殊的规律,揭示着自身活动的本质特点。演讲活动自然也不例外,演讲者要想发表自己的意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从而达到影响、说服、感染他人的目的,就必须通过与其内容相一致的传达手段。作为演讲的传达手段主要有:有声语言、态势语言和主体形象。
一、有声语言(讲),是演讲活动最主要的物质表达手段,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
它是由语言和声音两种要素构成的。它以流动的声音运载着思想和情感,直接诉诸听众的听觉器官,产生效应。
我们对有声语言的要求,则是吐字清楚、准确,声音清亮圆润、甜美,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要注意形式美和声音美。它具有时间艺术的某些特点,是听众听觉接受对象和欣赏对象。
二、态势语言(演),就是演讲者的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等,它是流动着行体动作,辅助有声语言运载着思想和感情,诉诸听众的视觉器官,产生效应。
由于它是流动的,因此,它存在于一瞬间,转眼即逝,这就要求它准确、鲜明、自然、协调和优美,要有表现力和说服力。这样,才能在具备“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的听众心理引起美感,并得到启示。它具有空间艺术的某些特点,是听众视觉接受对象和欣赏对象。然而,态势语言虽然加强着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弥补着有声语言的不足,但如果它离开了有声语言,它就没有直接地、独立地表达思想情感意义了。
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有声语言也好,态势语言也好,它们既不同于其它现实中的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因为它们都带有一定的艺术性;也不同于舞台艺术中的有声语言和态势语文,因为它们不是纯艺术。
三、主体形象。
演讲者是以其自身出现在听众面前进行演讲的。这样,它就必然以整体形象,包括体形、容貌、衣冠、发型、举止神态等直接诉诸听众的视觉器官。而整个主体形象的美与丑、好与差,在一般情况下,不仅直接影响着演讲者思想感情的传达,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听众的心理情绪和灵感享受。这就要求演讲者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装饰美。而这装饰美,是以演讲本人为依托的现实的装饰美,这决不同于舞台艺术的性格化和艺术化的装饰美。而这就要求在符合演讲思想情感的前提下,注意装饰的朴素、自然、轻便、得体,注意举止、神态、风度的潇洒、大方、优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思想感情的传达,有利于取得演讲的良好效果。
演讲就是靠着这些物质手段,组成了一个综合的、统一的完整的传达系统,达到演讲的目的。在这综合的传达系统中,缺少任何一个因素也构不成演讲活动。如果只有“讲”而没有“演”(包括主体形象),只作用于听众的听觉器官而不作用于听众的视觉器官,就会缺少感人、动人的主体形象及表演活动——即缺少实体感。那就如同坐在收音机旁听广播一样。如果只有“演”而没有“讲”,只作用于听众的视觉器官,而有作用于听众的听觉器官,就犹如在聋哑学校看着聋哑的手势一样,总是令人难以理解。所以,“讲”与“演”这两个演讲的要素是缺一不可的,只有和谐的、有机的统一在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演讲传达手段,并圆满地完成演讲的任务。
然而,“演”与“讲”在演讲实践活动中,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并不是平分秋色,各占一半。二者虽然需要和谐统一,但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统一。而是以“讲”为主,以“演”为辅,互相义织、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统一。在这里“讲”则是起主导作用,起决定因素的。而“演”则必须建立在“讲”的基础上,否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果平分秋色或颠倒了这一关系,也就不称为演讲了。所以,只有既“讲”且“演”,以“讲”为主,以“演”为辅,既是听觉的,又是视觉的,兼有时间性和空间性艺术特点的综合的现实活动,才是演讲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它现实口语表达形式和艺术口语表达形式的关键所在。
可是,在我们现实的活动中,由于人们忽视了演讲的本质属性,经常出现两种错误的倾向:
一、不讲艺术的倾向。
长期以来,由于不注重演讲艺术的研究,见到的多是严肃的、呆板的、没有说服力的报告,一些演讲者只重视其实用性,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由于缺乏艺术性,结果实用性也被减弱了。更为严重的是,除了看他在那站到讲台上而外,既听不到动听的抑扬顿挫的语调,也见不到丰富多变的表达手段,更看不到优美动人的手势,只是讲完的时候,双手一举而了事。显而易见,这种演讲它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强调以“演”为辅,决不是不要“演”。“演”能与“讲”配合好这就是艺术所在。

二、追求表演化的倾向。
有的演讲者在讲台上往往追求相声、评书、以及朗诵等演讲员的表演艺术。认识不到演讲是一种现实活动,忘记了它的实用性,没有区别演讲艺术与表演艺术的本质不同。结果破坏了演讲应有的真袢及其严肃性。.
综上所述,与所议对演讲的定义可以做如下表述:演讲者在特定的时境中,借助有声语言(为主)和态势语言(为辅)的艺术手段,针对社会和未来,面对广大听众发表意见、抒发情感,从而达到感召听众并促使其行动的一种现实的信息交流活动。这就是演讲。
--------------------------------------------------------------------------------
演讲的种类    
根据演讲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演讲分成如下类型:
1.从演讲内容上分,主要有政治演讲、生活演讲、法律演讲、学术演讲、教育演讲、军事演讲、生意演讲、公共关系演讲、宗教演讲和外交演讲等,这是对演讲最基本的分类;
2.从演讲形式上分,有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和论辩演讲等;
3.从演讲目的上分,有说服性演讲、鼓动性演讲、传授性演讲、娱乐性演讲等;
4.从演讲场合上分,有集合演讲、课堂演讲、法庭演讲、教堂演讲、战地演讲、广播演讲和电视演讲等;
5.从演讲表达方式上分,有叙述式演讲、议论式演讲、说明式演讲、抒情式演讲等;
6.从演讲的情调上分,有激昂型演讲、深沉型演讲、严谨型演讲、活泼型演讲等等。演讲的类型多种多样,它的分类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定,但每次分类都必须从同一角度、采用同一标准。探讨演讲的分类,了解各种演讲的性质与特点、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演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人们参加演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演讲的选题    
包括选择论题、明确主题、确定题目。这是演讲内容准确的重要环节,它往往决定演讲的成败。
1.选择论题。就是选择演讲所要阐述的主要问题,即“讲什么”。要把论题选好,必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条是需要性原则,一条是适合性原则。
所谓需要性原则,就是要选择现实需要亟待回答的论题。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篇生动的当众演讲,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听众弄清社会现实中的复杂现象,并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这是演讲艺术的本质特征。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演讲者,总是能从提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改造能力出发,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列宁是片样写作学习的》第23页)来阐述,从而解决人们普遍关心、急于得到回答的问题。这样的论题才有价值,才能为听众所欢迎。那种不痛不痒的、毫无现实意义的空对空的说教,是永远得不到听众欢迎的。当代著名演讲家李燕杰、曲啸、刘吉等,他们的篇篇演讲,无一不是有针对性地回答了我国新时期社会生活,尤其是关于改革开放广大青年所极为关心、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因而赢得了广大青年的热烈欢迎和信赖。所以,每准备一次演讲,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要认真考虑一下自己所选择的论题是否符合现实需要,是否属于听众所亟待得到解答而又有意义的问题。如果论题本身毫无价值,客观上又不需要,那就不要选它。有的论题虽有一定价值,但客观现实并不迫切需要,也不要选它。
所谓适合性原则,就是要选择那些适合演讲听众、演讲时间、演讲场合和演讲者实际的论题。论题为客观现实需要,但如果不考虑听众的文化水平、思想修养、职业特点、阅历、心理和愿望,不考虑规定演讲的时间,不考虑演讲的场合和环境,不考虑演讲者的年龄、身份、气质、能力等,其论题再好,也无法搞好演讲。选择论题只有同时符合需要性和适合性这两个原则,才能把论师选好、选准。
2.明确主题。主题是演讲者在演讲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它体现着演讲者对所阐述问题的总体性看法,是整个演讲的“灵魂”和“统帅”。叶圣陶说过:“一场演说,必须是一件独立的东西。……用口说也好,用笔写文章也好,总得对准中心用功夫,总得说成功写成功一件独立的东西。不然,内家就会弄不清楚你在说什么,写什么,因而你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叶圣陶、夏丐尊《文章例话》第13页)为了使演讲真正起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的作用,要求演讲的主题必须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所谓正确,即演讲的主题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党的中线、方针、政策,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客观实际和人民的利益,顺应民心。要使演讲的主题正确,演讲者必须具有科学正确的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住演讲的正确的主题。
所谓鲜明,即演讲的主题必须旗帜鲜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颂什么,贬斥什么,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决不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主题的鲜明性基本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积极的、进步的、革命的;一种是消极的、落后的、反动的。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就要鲜明地肯定和扶植那些积极的、进步的、革命的事物,促其发展成长;否定和鞭挞那些消极的、落后的、反动的事物,加速它们的灭亡。
所谓集中,即演讲的主题必须凝练。单一、集中。一般说来,一篇演讲只能有一个主题,一个中心,不能多主题,多中心。如果贪多求全,这也想讲,那也想说,使主题分散,形成多中心,缺少一根贯穿整个演讲的主线,势必造成演讲的头绪纷繁,结构松散,话说得不少,听众却不知道到底要讲什么,达不到演讲的目的。所以,演讲的主师一定要集中;。这也和打伏一样,“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调动演讲的一切手段,紧紧地围绕一个主题,把问题讲清楚讲深透,使演讲重点突出,会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得到更好的教益。

所谓深刻,即演讲的主题必须具有普遍而深刻的教育意义。无论是讲人、叙事、论理,都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应该挖掘出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个性。这是演讲者对事物认识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想“飞跃”的过程。我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主题就具有强烈的共性,就会深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主题就会具有鲜明的“个性”,就会“新颖”。有的演讲者不是从事物的内部规律完整地去认识,也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只是在演讲中喊几句空洞的口号,就以为主题深刻了。这其实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想法,就象一个稻草人戴顶帽一样滑稽可笑。只有不停留于表面现象的,挖掘出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来,演讲才具有教育作用。
3.确定题目。演讲不能没有题目。确定演讲的题目,是演讲者给全篇演讲树起一一面旗帜,它不仅与演讲的形式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演讲的内容、风格、情调有直接关系。内容决定了题目,而题目则鲜明地显露出内容的特点。一个新颖、生动、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题目,不仅能在演讲前给人急欲一听的强烈愿望,而且在演讲结束之后,同其内容一样,给人留下永久的记忆,甚至成为一个警句而广为流传。
所以,训练有素的演讲者,都是很重视演讲题目的确定的。当代著名演讲家李燕杰根据自己演讲的体验,给题目的选择定了四条原则:1文题相符;2大小适度;3遣词得体;4合乎身份。他认为好的题目是很难确定的,只有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才有为自己的演讲找到一个美好、生动、有力而又适度的题目。李燕杰的演讲,有的题目思辩性强,启迪听众的涫思,如《江青为什么喜欢<红与黑>、<基督山思仇记>、<红字>、<简·爱>等五本小说?》、《德才学识与真善美》;有的题目热情洋溢,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如《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有的题目豪情满怀,激励斗志,给听众以积极向上的力量,如《迎接时代的挑战》、《祖国儿女在为中华腾飞而拼搏》;有的题目新颖别致,引人入胜,如《爱情美学》等等,值得学习借鉴。
--------------------------------------------------------------------------------
演 讲 的 题 目    
作者:邵守义 
什么是演讲的题目?说白了,就是一篇演讲的名字。也可称为标题、题名、名称。 
演讲的题目是一篇演讲稿有机的组成部分。它与演讲的内容、风格、语调有直接关系。内容决定了题目,题目则鲜明地表现内容的特点。 
一个新颖、生动、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题目有以下三个作用。第一,具有概括性。它把演讲的主题、内容、目的全面地反映出来。如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为人民服务》等演讲题目,一讲出来就让人明白内容和主题。第二,具有指向性。题目一讲出来,听众就知道你要讲的是哪方面问题,是政治性的、学术性的还是伦理道德的。第三,具有选择性。题目能在未讲之前就告诉听从你要讲什么。听众可以据此进行选择听或不听。 
那么,应该根据哪些标准来选择题目呢? 
标准之一,演讲的题目应能揭示主题。如,曲啸的演讲题目《心底无私天地宽》,一听就知道演讲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是什么。 
标准之二,演讲的题目应能提出问题。如,鲁迅的演讲题目《娜拉走后怎样》、《未有天才之前》等,听众听讲就可以一种浓厚兴趣进行思考,听时自然就容易理解。 
标准之三,演讲的题目应能划定范围。如《大学生的任务》、《美术略论》这样的演讲题目,听众听后就可知道演讲的内容、范围及涉及的具体问题,以选择听还是不听。 
当然,要选择一个好的题目,除了按上述三条标准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题目要有积极性。即要选择那些光明、美好、有建设性的题目,使听众一听就有无限希望。如《自学可以成才》这样的题目,就可鼓舞听众充满信心地走自学之路。 
英国一位演讲家曾讲过,一个好的题目是属于“怎样?”“是什么?”“为什么?”三方面。如:《学校怎样开设演讲课》,这属于“怎样”的,是解决疑难的题目;《为培养新人而努力》,是属于“是什么”的,是指出目的和办法的题目;,指出目的。初学者选题时按这个要求去检查,题目就容易有吸引力和积极意义。 
第二,题目要有适应性。其一,要适应听众的实际。即选题考虑听众思想修养、文化水平、职业特点、阅历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其二,要适应自己的身份。即要选择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专业、知识面接近的题目,因为自己熟悉的东西容易讲深讲透,容易收到好效果。其三,要适应演讲的时间。即是要按规定的时间选择题目。如果规定的时间长,题目就可大些;时间短,题目就可小些。 
第三,题目要有新奇性。只有“新”和“奇”,才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听众。司空见惯、屡见不鲜的事物,人物,人们是不易关注的。比如《我的祖国》、《青春在岗位上闪光》等,人们听得厌倦了,很难吸引人。不妨看看鲁迅的演讲题目:《老而不死论》、《伟大的化石》、《老调子已经唱完》、《象牙塔与蜗牛庐》,这样新奇的题目怎能会不引人呢? 
第四,题目要有情感色彩。演讲者的演讲总是充满强烈的情感色彩,并把这种强烈的爱憎情感注入到题目里去,从而打动听众有一种情感的导向作用和激发作用。如鲁迅的《流氓与文学》、马克.吐温的《我也是义和团》等,其爱憎情感都是很鲜明的。 
第五,题目要有生动性。演讲题目生动活泼,就能给人一种亲切感、愉悦感。像前面举的《老而不死论》、《象牙塔与蜗牛庐》等,都非常生动活泼。当然,生动活泼与否主要由主题和内容而定。严肃的主题和内容就不宜用活泼的题目,用了反而会冲淡和破坏演讲的战斗性和严肃性。
选择一个好题目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期锤炼,反复琢磨,久而久之就会找到规律。初学演讲者在选择题目时往往容易犯以下毛病:
1、冗长的题目不仅不醒目,也不易记。如《祖国儿女在为中华腾飞而拼搏》,这个题目就太长了。

2、深奥怪僻,艰涩费解。这样的题目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自然就失去了听的兴趣。如《我对文明之管窥》、《葡萄与大学生》、《五彩石》等,很晦涩、难怪、别扭。 
3、宽泛、不着边际。如《我自信》、《理想篇》、《责任》等,这样的题目听众根本捕捉不到演讲的范围和内容,也不会愿意听讲。 
演讲的题目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有一些演讲辞的题目是以发表时间、地点或会议名称而定的。这类演讲都是有特殊意义的,且演讲者都是某段历史时期著名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知名人士。这种题目属于特殊情况,不能和我们的一般演讲题目同日而语。 
--------------------------------------------------------------------------------
演讲的方式 
演讲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大体有如下四种:照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
1 照读式演讲,亦称读稿式演讲。
演讲者拿着事先写好的演讲稿,走上讲台,逐字逐句地向听众宣读一遍。其内容经过慎重考虑,语言经过反复推敲,结构经过精心安排,话讲得郑重。它比较适合于在重要而严肃的场合运用。如各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等大会报告、纪念重大节日的领导人讲话、外匀部的声明等。它的缺点是照本宣科,影响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思想感珠交流。据说,在英国下院,照本宣读演讲被认为是愚蠢的表现。在我国,一般场合采用这种演讲方式也不受听众欢迎。
2 背诵式演讲,亦称脱稿演讲。
演讲者事先写好演讲稿,反复照背,背熟后上讲台,脱稿向听众演讲。这种演讲方式比较适合于演讲比赛和初学演讲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培养演讲者的演讲能力。其缺点是不便于演讲者临场发挥,使听众觉得矫揉造作,一旦忘词,就难以继续,往往要当场出丑。据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有一次因背不出讲稿而栽倒在讲台上。所以,运用这种演讲方式,必须做好充分准备,语言尽量口语化,表达自然,切忌表演的痕迹。
3 提纲式演讲,亦称提示式演讲。
演讲者只把演讲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按照提纲形式写出来,借助它进行演讲,而不必一字一句写成演讲方式,其特点是能避免照读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与听众思想感情缺乏交流的不足——演讲者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进行演讲,比较灵活,便于临场发挥,真实感强,又具有照读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长处——事先对演讲的内容有充分准备,可以有一定的时间惧材料,考虑演讲要点和论证方法,但不要求写出全文,而是提纲挈领的把整个演讲的主要观点、论据、结构层次等用简练的句子排列出来,作为演讲时的提示,靠它开启思路。是初学演讲者进一步提高演讲水平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演讲方式。
4 即兴式演讲。
演讲者预先没有充分准备而临场生情动意所发表的演讲,它是一种难度最大、要求最高、效果最佳的演讲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听众的心理和需要,灵活机动,迅速调动语言的一切积极因素,以悬河之口生动的直观和形象的直感染力,是其它各种演讲方式都无法比拟的。使用演讲方式需要演讲者具有德、才、学、识、胆诸方面很高的修养,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大量的语言和材料储备……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即使使用这种演讲方式,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演讲效果。相反,往往还会出现信口开河,漫无边际,逻辑混乱,漏洞百出的现象。这样反倒影响了演讲的效果。虽然如此,每个演讲者必须争取掌握这种演讲方式。只要下苦功,肯定是会学到手的。
--------------------------------------------------------------------------------
演讲的构成    
主要是指演讲整个活动的构成,它包括三个构成要素(部分):
1.主体要素即演讲者。
是演讲的内容和形式的生发者和体现者,是演讲活动的中心和前提。没有演讲者出现,演讲活动便不能构成。主体要素也是整个演讲活动的主人和支配者,也是演讲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2.客体要素即听众。
是演讲者演讲的接受者、对象和演讲效果的体现者,主要是指演讲者演讲时面对面的直接听众即现场听众,也包括现代广播电视演讲的非南场的间接听众。
3.环境要素即时间空间地点。
是演讲活动赖以进行的客观条件,是演讲者和听众构成特定关系的场合,对演讲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乃至成败具有直接制约作用。
三要素在演讲者演讲的能动作用下相互配合构成了演讲活动整体。缺少哪一个要素也不能构成演讲。此外,演讲的构成有时是指演讲本身的构成,不包括听众和环境,只是指演讲者所进行的演讲的内容和形式。内容一般是由所讲的事物、道理、情感和知识构成的,形式一般是由表达内容的口语、态势、结构构成的。内容起决定作用,形式为表达内容服务,对内容也有能动的作用。内容,诸要素和形式诸要素的和谐统一组成了演讲活动主体部分的整体。
--------------------------------------------------------------------------------
匠心独运的演讲开场白   
  文章开头最难写,同样道理,作演讲开场白最不易把握,要想三言两语抓住听众的心,并非易事。如果在演讲的开始听众对你的话就不感兴趣,注意力一旦被分散了,那后面再精彩的言论也将黯然失色。因此只有匠心独运的开场白,以其新颖、奇趣、敏慧之美,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才能立即控制场上气氛,在瞬间里集中听众注意力,从而为接下来的演讲内容顺利地搭梯架桥。
  一、奇论妙语 石破天惊 听众对平庸普通的论调都不屑一顾,置若罔闻;倘若发人未见,用别人意想不到的见解引出话题,造成“此言一出,举座皆惊”的艺术效果,会立即震撼听众,使他们急不可耐地听下去,这样就能达到吸引听众的目的。
  我记起了毕业欢送会上班主任给我们的致词。他一开口就让我们疑窦丛生——“我原来想祝福大家一帆风顺,但仔细一想,这样说不恰当。”这句话把我们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家屏声静气地听下去——“说人生一帆风顺就如同祝某人万寿无疆一样,是一个美丽而又空洞的谎言。人生漫漫,必然会遇到许多艰难困苦,比如……”最后得出结论:“一帆风不顺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在逆风险浪中拼搏的人生才是最辉煌的人生。祝大家奋力拼搏,在坎坷的征程中,用坚实有力的步伐走向美好的未来!”十多年过去了,班主任的话语犹在耳边,给我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一帆风顺”是常见的吉祥祝语,而老师偏偏反弹琵琶,从另一角度悟出了人生哲理。第一句话无异于平地惊雷,又宛若异峰突起,怎能不震撼人心?

  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这种方式应掌握分寸,弄不好会变为哗众取宠,故作耸人之语。应结合听众心理、理解层次出奇制胜。再有,不能为了追求怪异而大发谬论、怪论,也不能生硬牵扯,胡乱升华。否则,极易引起听众的反感和厌倦。须知,无论多么新鲜的认识始终是建立在正确的主旨之上的。
  二、自嘲开路 幽默搭桥 自嘲就是“自我开炮”,用在开场白里,目的是用诙谐的语言巧妙地自我介绍,这样会使听众倍感亲切,无形中缩短了与听众间的距离。在第四次作代会上,萧军应邀上台,第一句话就是:“我叫萧军,是一个出土文物。”这句话包含了多少复杂感情:有辛酸,有无奈,有自豪,有幸福。而以自嘲之语表达,形式异常简洁,内蕴尤其丰富!胡适在一次演讲时这样开头:“我今天不是来向诸君作报告的,我是来‘胡说’的,因为我姓胡。”话音刚落,听众大笑。这个开场白既巧妙地介绍了自己,又体现了演讲者谦逊的修养,而且活跃了场上气氛,沟通了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一石三鸟,堪称一绝。
   1990年中央电视台邀请台湾影视艺术家凌峰先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当时,许多观众对他还很陌生,可是他说完那妙不可言的开场白后,一下子被观众认同并受到了热烈欢迎。他说:“在下凌峰,我和文章不同,虽然我们都获得过‘金钟奖’和最佳男歌星称号,但我以长得难看而出名……一般来说,女观众对我的印象不太好,她们认为我是人比黄花瘦,脸比煤炭黑。”这一番话嬉而不谑,妙趣横生,观众捧腹大笑。这段开场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坦诚、风趣幽默的良好印象。不久,在“金话筒之夜”文艺晚会上,只见他满脸含笑,对观众说:“很高兴又见到了你们,很不幸又见到了我。”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至此,凌峰的名字就传遍了祖国大地。
  三、即景生题 巧妙过渡 一上台就开始正正经经地演讲,会给人生硬突兀的感觉,让听众难以接受。不妨以眼前人、事、景为话题,引申开去,把听众不知不觉地引入演讲之中。可以谈会场布置,谈当时天气,谈此时心情,谈某个与会者形象……例如,你可以说:“我刚才发现在座的一位同志非常面熟,好像我的一位朋友。走近一看,又不是。但我想这没关系,我们在此已经相识,今后不就可以称为朋友了吗?我今天要讲的,就是作为大家的一个朋友的一点儿个人想法。”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如果天气阴沉沉的,你可以这样开头:“今天天气不太好,阴沉昏暗,但我们却在这里看到了一片光明。”接着转入正题,讴歌教师的伟大灵魂和奉献精神,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和人类的未来。
   1863年,美国葛底斯堡国家烈士公墓峻工。落成典礼那天,国务卿埃弗雷特站在主席台上,只见人群、麦田、牧场、果园、连绵的丘陵和高远的山峰历历在目,他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立即改变了原先想好的开头,从此情此景谈起:
  站在明净的长天之下,从这片经过人们终年耕耘而今已安静憩息的辽阔田野放眼望去,那雄伟的阿勒格尼山隐隐约约地耸立在我们的前方,兄弟们的坟墓就在我们脚下,我真不敢用我这微不足道的声音打破上帝和大自然所安排的这意味无穷的平静。但是我必须完成你们交给我的责任,我祈求你们,祈求你们的宽容和同情…… 
  这段开场白语言优美,节奏舒缓,感情深沉,人、景、物、情是那么完美而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据记载,当埃弗雷特刚刚讲完这段话时,不少听众已泪水盈眶。
  即景生题不是故意绕圈子,不能离题万里、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否则会冲淡主题,也使听众感到倦怠和不耐烦。演讲者必须心中有数,还应注意点染的内容必须与主题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四、讲述故事 顺水推舟 用形象性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作为开场白会引起听众的莫大兴趣。选择故事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要短小,不然成了故事会;要有意味,促人深思;要与演讲内容有关。
  1962年,82岁高龄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一草一木,令他眷恋不已,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了青春时光。在授勋仪式上,他即席发表演讲,他这样开的头:
  今天早上,我走出旅馆的时候,看门人问道:“将军,你上哪儿去?”一听说我到西点时,他说:“那可是个好地方,您从前去过吗?” 
  这个故事情节极为简单,叙述也朴实无华,但饱含的感情却是深沉的、丰富的。既说明了西点军校在人们心中非同寻常的地位,从而唤起听众强烈的自豪感,也表达了麦克阿瑟深深的眷恋之情。接着,麦克阿瑟不露痕迹地过渡到“责任——荣誉——国家”这个主题上来,水到渠成,自然妥帖。
  李燕杰在《爱情与美》的演讲中这样开场:“我不是研究爱情的,为什么会想到要讲这么一个题目呢?”然后讲了一个故事:北京一家公司的团委书记再三邀请李老师去演讲,并掏出几张纸,上面列着公司所属工厂一批自杀者的名单,其中大多数是因恋爱问题处理不好而走上绝路的。“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与大家谈谈这方面的问题。”这个故事一下子把听众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五、制造悬念 激发兴趣 人们都有好奇的天性,一旦有了疑虑,非得探明究竟不可。为了激发起听众的强烈兴趣,可以使用悬念手法。在开场白中制造悬念,往往会收到奇效。
  党的早期革命家彭湃当年在海陆丰从事农民工作,一次到乡场上准备向农民发表演讲。怎样才能吸引来去匆匆的农民呢?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站在一棵大榕树下,突然高声大喊:“老虎来啦!老虎来啦!”人们信以为真,纷纷逃散。过了一会,才发现虚惊一场,于是都围上来责怪他。彭湃说:“对不起,让大家受惊了。可我并没有神经病,那些官僚地主、土豪劣绅难道不是吃人的老虎吗?”接着,向大家宣讲革命道理。这次演讲后,该地的农运工作很快就开展起来。
  制造悬念不是故弄玄虚,既不能频频使用,也不能悬而不解。在适当的时候应解开悬念,使听众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而且也使前后内容互相照应,结构浑然一体。比如,有位教师举办讲座,这时会场秩序比较混乱,学生对讲座不感兴趣,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完后他说:“这是一首有名的唐诗,广为流传,又选进了中学课本。大家都说写得好,我却认为它有点问题。问题在哪里呢?等会儿我们再谈。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读书与质疑》……”这时全场鸦雀无声,学生的胃口被吊了起来。演讲即将结束,老师说:“这首诗问题在哪里呢?不合常理。既是月黑之夜,怎么看得见雁飞?既是严寒季节,北方哪有大雁?……”这样首尾呼应,能加深听众印象,强化演讲内容,令人回味无穷。 

--------------------------------------------------------------------------------
演讲观点表述的几种新方法      
只有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观点表述的创新是演讲生命力的源泉。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是演讲者水平和实力的真正体现。观点是演讲的灵魂,“喜新厌旧”是听众的普遍心理,因而追求观点表述的创新是演讲者的重要任务。创新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熟练地掌握一些创新思维的方法,就能在演讲实践中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从而使我们的演讲更为听众所喜闻乐见。以下五种方法可供参考: 
1.老话新说 
同一个正确的观点,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其中有些说法是听众非常熟悉的,如果演讲者一味地外甥打灯笼——照旧,照本宣科,老话连篇,就会使听众兴味索然。在市场经济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同一种商品,换上新的包装之后,就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并能激起顾客更强的购买欲望。同样,在演讲中,把老观点巧妙地“包装”一下,也是观点出新的常用方法。如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在演讲中说:联想集团培养人的第一个方法叫做“缝鞋垫”与“做西服”。什么意思呢?就是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的裁缝有相同的道理,我们不能一开始就给他一块上等毛料去做西服,而是应该让他从缝鞋垫做起,鞋垫做好了再做短裤,然后再做一般的裤子、衬衣,最后,才是做西服。 
  培养人才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一个台阶爬上去,这个并不新鲜的观点人人都懂。演讲者在这里把培养人才和培养裁缝类比,把培养人才的过程描绘为从缝鞋垫到做西服,用一个通俗而新颖的比喻给老观点披上了一件新外衣,内容是旧的,但形式是新的,可谓殊途同归,新意盎然。 
2.借老说新 
生活中有许多流传甚广的话,如民谣、俗语、谚语等等,但它们为人们所理解的内涵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演讲者能巧妙地借用这些老的形式,并加以“改装”,赋予它新的内涵,就能为我们在演讲中进行观点创新找到取之不竭的宝贵资源,而对于听众来说,则会使他们感到似曾相识但又侧重不同,只要演讲者能自圆其说且言之有理,就能在听众的认识上达成一种新的和谐。如笔者曾在演讲中说:对待事业,要有心栽花,花不开,也要栽;对待名利,要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无心。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俗话的形式和内涵广为人知,笔者借用它,稍作改装,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听众的热情肯定。 
3.破旧立新 
顾名思义,演讲中的破旧立新,就是在否定、破除旧的观点之后,提出与旧观点相反或相对的新观点,虽然破旧立新的难度和风险较大,但只要有言人所未言的勇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能收到出语惊人、震撼人心的特殊效果。如一位演讲者在《我们不愿做睡狮》的演讲中说:有人曾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狮,就这样我们被人家当了一百年睡狮,我们也把自己当睡狮自我陶醉了一百年。狮子是百兽之王,但一头酣睡的狮子能称得上是百兽之王吗?一只睡而不醒的狮子,一个名义上的百兽之王,并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如果我们为这样一个预言而陶醉,就好比陶醉于“人家说我们祖上也曾阔过”一样,真是脆弱而又可怜。我们不要伟大的预言,我们只要强大的实力,我们不要做睡狮,只要我们觉醒着、前进着,就比做睡着的什么都强。人家的预言曾是我们骄傲的资本,但仔细分析起来,为一个过去的预言而陶醉或昏睡,于实际又有何益处呢?所以演讲者鲜明地提出“我们不愿做睡狮”的观点,犹如当头棒喝,既促人清醒,又激人奋发。 
4.由此及彼 
事物是辩证的,问题总有多面性,但由于我们认识上的局限性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的影响,我们在表达某一观点时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只讲其一,不讲其二。当然,坚持和强调“这一方面”是应该的,因为它也是正确的公认的观点,但如果我们顾此而失“彼”,就会妨碍认识的深入和工作的改进,因为随着事物的发展,坚持和强调“另一方面”的意义也非常重要。如果演讲者能由此及彼,即在不否认现有观点的前提下,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另一方面”并适当加以强调,就能达到演讲观点深、新并举的目的。如深圳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在演讲中曾提出一个重要的新观点“要提倡思想上的艰苦奋斗”,他说:生活上工作上的艰苦奋斗,比较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思想上的艰苦奋斗,看不见,摸不着,难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就越来越淡化了思想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其突出表现就是身勤脑懒,整天东跑西颠,显得忙忙碌碌,可一旦遇到费及脑筋的事,却不肯或不善于下一番功夫去深入思索,因而这些人跑得再勤,也跑不出多大所以然来……唐代韩愈有句名言“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是很有哲理的,所以我们要提倡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本质的要求就是要在思想上吃得起苦,深入进行理论思维。以往我们对艰苦奋斗的理解普遍停留在能吃苦、不怕累、出大力、流大汗的层次上,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生活和工作方面,提倡这一点无疑是应该的,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高科技企业的竞争当中,光讲生活上和工作上的艰苦奋斗是不够的,还应该突出强调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演讲者提出的这一新观点,对市场竞争中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其深意和新意是不言而喻的。 
5.由浅入深 
有时关于某一问题已形成结论并被人们当做“定论”广为接受,似乎再也没有思考下去的必要了,但实际情形远非如此,只要我们再往前走一步,就会发现“风景那边更好”。如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井深大曾于1971年出版过一本极为畅销的书《始于幼儿园为时过晚》。当时人们普遍认定的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在中学,中学教育的基础在小学,而井深大则把问题再深入挖掘一层,认为还要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最后的结论是:不!幼儿园也已经太迟。从大脑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生下来的婴儿具有100亿以上的脑细胞,同没有“接线”的计算机一样,在这样的头脑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是否给予刺激,将决定“接线”即组成头脑的形状的好坏,所谓“接线”在四岁时要完成60%,八九岁时要完成95%,十七岁时要全部完成,所以,在幼儿时,如果缺乏良好的刺激是不行的。这虽然不是一个演讲实例,但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对演讲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
演讲中常用的四种类比方式   
类比,形象生动,说理有力,选择和运用好类比,无疑对拓展演讲艺术的空间有重要意义。观察许多演讲实例,可以看到类比物的选择与运用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选已得到广泛认同的类比物作常规类比
常规类比是指所选的类比物已经得到人们广泛认同的一种类比。例:在一次地方“春蕾工程”奖金筹措的动员会上,一个演讲者这样说:我们大家都来看看摆在讲台上的这一盆鲜花,它颜色鲜艳、形态美丽,还发出诱人的香味,它的美丽和芳香是品种优良、土壤肥沃、阳光雨露滋润、花匠辛勤劳动共同造就的。虽然它们是优良品种,但如果一旦失去土壤、阳光雨露和人们的精心呵护,它们会有怎样的命运呢?它们将没有机会绽放,它们将过早地枯萎,它们将无以给这个世界美丽与芬芳。现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区,有一些学龄女童,她们聪明、美丽、渴望读书,她们就像这盆花一样可爱,但是贫困使她们失学。她们就像失去肥沃土壤、阳光雨露的花儿一样,不能正常地生长,她们聪慧的大脑不能用于学习,她们不能学到谋生的技能和建设国家的知识……让我们敞开爱心,为她们作一点捐赠吧!我们的捐赠将使她们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获得正常生长的环境!
以上这段演讲是选择在某些方面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的类比物来进行类比推理的。选择和运用这种类比物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且类比物和演讲内容、主题十分协调,听众也很容易接受。这种类比方式是演讲中使用频率较高,运用较为广泛,演讲者易于学习的类比方式。但是,选择和运用这种类型的类比物,往往难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难以让人深思,难以产生较为持久的影响力,有时甚至会使听众产生老生常谈的感觉。
二、选不具有广泛意义的类比物作特定而神似的类比
特定而神似的类比是演讲者用自己长期使用并对之产生感情的事物作类比物的一种类比。由于这种类比物不具有广泛意义,所以它是临时的选择和运用。这种类比物虽然不具有广泛意义和形似意义,但它是演讲者深切感怀的、具有特定意义和神似意义的类比。例:一个单位的领导,在新年初进行了一次演讲,向在本单位兢兢业业工作多年的同志表示诚挚的敬意。他选择了自己使用多年的一支钢笔做类比物。他说:
我多年使用的这支笔是世界著名品牌的笔。它造型优美、性能良好、坚固耐用、品质超群。它书写着我人生和事业的答卷。它是我人生和事业的助手,它的价值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用数据来统计的。各位同仁们,多年来我和你们共事,和你们朝夕相处,和你们共患难共欢乐。我深深体会到你们和我的这支笔一样,你们品质超群、你们写下了中国建筑史上充满艰辛和辉煌的篇章,你们也是世界的著名品牌。多年来你们表现出的职业道德水平无与伦比,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创建了团结和奋进的风气,你们过硬的技术创造出一个个建筑史上的奇迹。是你们多年来出色的工作,使我们公司誉满全球,居同行业前茅。你们贡献的最大价值是你们树立的榜样。你们以实实在在的为人风范告诉世人:什么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敬业精神,什么是精湛的技术。在你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是无论怎样颂扬都难以穷尽的……我为你们感到荣耀,我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以上这段演讲的类比物显然不具有广泛的意义,钢笔和员工显然也不具有明显的形似。但这个类比物是演讲者十分熟悉的,所以信手拈来,亲切、自然,这个类比物又是演讲者深切感怀的,演讲者比较成功地挖掘了钢笔和他的员工内在品质上的相似点,作出了神似的类比。这种类比的临时性和非广泛性,使之具有广泛意义的类比所没有的个性化色彩和新奇性效果,不失为一种上佳的类比方式。
三、选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类比物作奇妙的类比
所谓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类比物,是指演讲者所选的类比物与他所要讲的本体事物似乎毫不相干。以这种类比物所做的推理,似乎不符合一般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习惯,似乎与演讲的情景格格不入。总之,看上去这个类比物和本体事物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例:美国的威廉·穆尼在《演讲其实很容易》一书中,写到这样一个演讲实例:杰克逊地区是全州基础教育水平最高的学区之一,乔·伯伦特一家因此才搬到杰克逊地区来。但是该区新上任的教育官员,想在该地区推行特色教育,辞退了一些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乔·伯伦特于是打电话给地方教育委员会,要求重新聘用这些教师。委员会告诉他,明天晚上要召开一次会议,他可以作为社区的代表在会上发言。于是乔·伯伦特精心准备了一篇演讲稿。演讲时,他以自己的鞋作类比物说:我的鞋对我有极大的作用。买它是一次明智的投资。它保护我的脚,穿着很舒服,它是专为走路而制作的……这鞋帮助我明白为什么必须重新聘用这些教师。首先,像这鞋一样,重新聘用这些教师也是一种明智的投资。因为这些教师都是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的教师就意味着对我们的孩子进行高素质的教育。第二,正像这鞋保护我的脚一样,这些教师保护孩子们脱离无知,使他们不在求职上受歧视,不失业,摆脱低下的社会地位。第三,这鞋给我舒适感。那么这些教师是如何给我们大家舒适安逸的呢?孩子们感到这些教师十分亲切,每当学生们有问题时可以找到教师。
另外,这些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也是很好的……最后一点,正像这鞋是为走路而制作的一样,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教师每日每时都在把我们的孩子转化为有知识、爱学习的人。而如何去学习,正是孩子们从基础教育中得到的最好的脑力锻炼。它将让我们的孩子走好人生道路……最后,还有一句话,今晚当诸位脱自己的鞋的时候,请记住这些教师……鞋子和教师属于不同的范畴。鞋的特点和作用与教师工作的特点和作用,看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鞋子与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在上的不相及,内在上的许多道理、原理和活动规律是相及的、相似的。乔·伯伦特正是明白了这一点,才会以鞋的作用来类比推出教师的作用。运用这种似乎与本体事物风马牛不相
及的类比物形成的奇妙类比能使听众有新奇的感觉,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使听众从中得到不同寻常的启迪。这种类比方式的运用给演讲艺术和类比方法开辟了空间,就看我们善于不善于发现运用这无穷无尽、奇妙无比的类比物了。

四、选一个核心类比物作系列类比
演讲者在演讲时可以使用几个类比物作系列化的类比。有时几个类比物是不同的事物,分别作出各自的推理,用以说明不同的问题。有时几个类比物虽然是不同的事物,但构成的是一个系列推理,用以说明一个中心问题。这时演讲者就要选一个核心类比物,引发出其他类比物,围绕一个中心进行系列的类比推理。例:一个高年级同学在迎新会上作演讲。她说:
我们94级同学进校时,人文学院刚刚成立,我们是第一届本科生,我们在学校的位置只是小小的一个点,这个点在理工大学那么不起眼。95级的同学进校时,他们又是一个点,这个点和我们那个点连成了一条线,成为理工大学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96级同学进校时,他们的那个点和94级的点、95级的点组成了一个稳固的三角形,从此人文学院在理工大学有了一定的地位。现在你们97级的同学进校了,你们这个点和前面的三个点可以形成一个圆了,我们就是一个完满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俱全的大家庭了,人文学院新的一页开始了!
演讲者一边讲还一边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图:
演讲者选择了“点”作为核心类比物,引发出“线”、“三角形”、“圆”等系列类比物围绕人文学院的发展壮大进行了系列类比和推理,自然、贴切,给人直观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类比形式。在演讲实践中,虽然类比物的选择和运用有一定的规律,但作为一种认识活动,类比的空间是无比广阔的,所以类比物的选择与运用也是可以不断丰富和开拓的。
--------------------------------------------------------------------------------
如何使你的演讲深入人心    
作为一名演讲者,总想让自己的演讲受到听众的欢迎,总想让自己慷慨激昂、纵横捭阖的滔滔言谈打动听众,感染听众。那么,怎样使你的演讲具备这种深入人心的效果呢?
一、把你的想法安排得条理分明
如果你想让一次演讲清楚明了地印在听众脑子里,有个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在演讲时明白地指出你要讲的第一点是什么,第二点是什么……直至末尾。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演讲的题目就是《每天四问》,整篇演讲即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在演讲中,演讲者先总摆问题,再分四大层次论证,最后以一小段总结,这样就使得观点集中而明晰,内容安排有条不紊,结构开合有度,所提的四个问题不仅给听众留下鲜明印象,且引人深思,至今读来犹有现实意义。
二、从你自己的背景中寻找话题
如果一件事在多年之后依然在你记忆中栩栩如生,这就几乎确保它会引起听众的兴趣。另外,听众对演讲者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对待困境,如何战胜困境亦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演讲中,最好能从自己的背景中寻找话题。
女作家张洁在一次演讲中,十分动情地向听众讲述了早年生活的贫困:
“我的母亲是一个很要强的人,我们最穷困的时候,有过把三顿饭变成两顿或一顿的记录,但她从来没有向人借过一分钱。她靠自己的勤劳,供养我上了大学,我没有申请过一分钱奖学金。每天下班以后,我要给手套工厂加工机器不能完成的部分,每副三分钱。……有一次,我带女儿到商店里买东西,她那时可能是6岁,我看到她站在一盒盒巧克力面前,眼睛里满是渴望。但是她不对我说,妈妈,给我买一块巧克力吧。她不说,因为她从小就知道,我们家每一分钱,都是计划好的,什么样额外的支出,都会使我们月底没有米下锅。那一次女儿的眼神,给我的刺激非常之大。”
当张洁声情并茂地把早年生活的贫困栩栩如生地烙印在听众心上,她与乖蹇的命运的不屈不挠的抗争,她在逆境中对文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就格外能打动在场的听众。因为演讲的目的就是使听众看见你所见过的,听见你所听过的,感觉你所感觉过的。
三、让你与听众融为一体
一般而言,听众讨厌那些惯于卖弄、喜欢炫耀,总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演讲者,所以,要想博取听众的好感,再有名望的人也不能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只有这样,才能与听众融为一体。
比如作家老舍在一次演讲中是这样说的:“听了同志们发言,得到很大好处,可惜前两次没来,损失不小。……今天来的都是专家,我很怕说话,只好乱谈吧。”
如此“抑己扬人”的开场白,如此谦逊坦诚的口吻,一下子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听众对一位名人可能产生的敬畏心理。另外,老舍说自己是“乱谈”,也就表明自己不是居高临下作演讲,而是平等地和大家交流意见罢了,如此平易近人,自然会获取听众的好感。
四、把你的心灵投入你的演讲中
诚实、热情和真挚会使你的演讲动人心弦、感人肺腑。获得这一效果的前提是“把你的心灵投入你的演讲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做到这一点。
1. 实话实说。演讲者若能开诚布公、实话实说,演讲的效果就会格外好。一位当代作家在谈及自己执笔从文的最初动机时,说:“母亲年纪越来越大,日日劳作在风吹日晒下,为贴补我们的生活叫卖冰棍,让我非常痛心。而我这个顶门立户的人,却没有能力给她们一个比较安定、更不要说有质量的生活,还让她们跟我一起在贫困线上挣扎。“我开始想出路。我没有钱做生意,也不会走上层路线。我面前只有一支笔和一张纸,还有我自己的智力。而我又不是学文学的,起步又晚,相当艰难。”如此推心置腹,坦诚真率,演讲者与听众即刻心心相通了。
2 .个性风采。一个有思想有头脑的演讲者,决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的话总是因富有个性而充满魅力。
一个当红女影星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
“在商品社会中,什么都可以用来交换,包括声誉和所谓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我也可以走一条比较容易的路,比如,以‘女’字做卖点。虽然很多人都说,在男性社会中,妇女所受到的待遇是不公正的,但这是一柄双刃剑。一些妇女觉得不公正的同时,另一些妇女也可以用‘女’字做卖点,轻而易举地得到她们想要的东西。那么,这对一个具有同等竞争条件的男性对手,公正还是不公正呢?
“我曾经为爱情冒天下之大不韪,但绝不会用‘女’字做卖点。如果把演艺比做‘金字塔’,那么我的‘金字塔’,是我自己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垒起来的,从未借助过其它手段。我一生做过很多错事,但这一点,是我一生中最为自豪,也是堪可告慰自己的事。”

这段话既显露了女演员直面人生的勇气,又展示了她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人格魅力。女演员掷地有声的话令人肃然起敬,她的洁身自好也为听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使我演讲成功的三个字:奇、短、谦 
--------------------------------------------------------------------------------
1999年5月至6月,我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干部进修班。根据课程安排,进修班要举办一次经验交流会,我有幸被指定为发言对象。接到通知后,我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自己的工作成绩得到了认可,同时也为我提供了一次锻炼口才的好机会;紧张的是,虽然我在工作上干出了一点成绩,但我在这之前还没有在正式场合发过言。但我还是硬着头皮上场了。没想到,我的发言刚结束,就响起了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回顾当时的演讲情况,我认为成功的奥秘在于抓住了“奇”“短”“谦”三个字。
一、重视一个“奇”字。
在发言过程中,我紧紧抓住听众猎奇的心理,既把自己为人处事的观点和盘托出,也不失时机地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实事求是地“点”了出来。在谈到“为人”的问题时,我主张“忠诚”,反对“虚伪”。既委婉揭露出了仅靠金钱而建立起来的关系是虚伪的、不牢固的,也指出了虚伪的人际关系是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的,于国、于己都不利。对于“处事”,我主张“实干”,反对“漂浮”,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浮于事的严峻问题。辞藻平淡,但立意深刻,针砭时弊,比起简单地介绍本单位或本人的“工作日记”吸引力大得多。
二、突出一个“短”字。
经验交流会的时间定在星期五下午,许多学员要在下午返回家里过“双休日”。因事先没有规定学员的发言时间,加上绝大部分发言者没有意识到星期五下午这一特殊的时间,有相当一部分发言者掏出的发言稿是一大把。台下的学员一见到大把大把的稿子就心烦,听不下去,叽叽喳喳,指指点点。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马上把仅有两千多字的稿子再删去了三分之一。当我用约5分钟的时间讲完,大声道出“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时,教室里再度响起了阵阵掌声,有人大声喊道:“好!”
三、坚持一个“谦”字。
在这种自己工作时间最短、年龄最小,而职务级别又与其他学员一致的特定场合,哪怕自己的本事再高,成绩再大,也只能谦虚。否则,就会给人以“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印象。在谈到去除“漂浮”作风时,我深知当今有相当一部分机关干部或多或少地存在漂浮作风。为取得更好的阐述效果,本来勤奋肯干的我,干脆为自己也抹了一道“黑”:“我有时也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算了,但因受责任心的驱使,面对领导的信任,我只好立即打消‘漂浮’的念头,去扎扎实实办事。”用这样的口吻,既消除了其他学员认为“在吹牛,在盛气凌人”的感觉,使观点易于被学员接受,又衬托出了自己强烈的责任心和领导的高度信任。可以说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如何设置演讲的“兴奋点”
--------------------------------------------------------------------------------
演讲稿是演讲的前提与基础,而演讲中最能赢得听众情感共鸣的是你思想的火花。
所谓兴奋点,是指散落在演讲稿中那些富有激情,容易对听众产生较强刺激或引起其高度重视、能产生强烈共鸣的词句。
在演讲稿中设置兴奋点,不但能有效地引发演讲者的深入联想,有利于增强演讲者的自信心,使演讲更加生动感人,而且会让听众时刻跟着演讲者的思维转。这样,台上台下就会同呼吸、共悲欢,形成讲与听的整体效应。
1. 酝酿浓厚情感,留出掌声空间
掌声能够活跃会场气氛,给演讲者以“感情回报”,使之心情更加愉快,思维更加敏捷,也能给听众以陶冶,使之更加认真投入。掌声的调剂会使演讲产生强烈的现场感染力。因此起草演讲稿时应有意识地给掌声留出一定的空间。这就需要在演讲稿中主动运用那些带有浓厚感情色彩、充满激情的语言,那些立场鲜明、见解独到、能够给听众以深刻启迪的语言和那些热情歌颂真善美、无情鞭挞假恶丑的语言。这些语言能让听众受到激励、鼓舞和启发,从而自发地鼓掌。具体而言,一种是感情澎湃、妙语连珠。如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中的:“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一种是“寓情感于情理之中,发掌声于妙语之外”。如朱基总理在就任伊始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铿锵的话语赢得了满堂的掌声。
2. 设置兴奋语言,满足听众心理
所有能够引起听众兴趣和热切关注的事例、名言、佳句和精辟独到的见解都属兴奋点的范畴。在演讲稿中,按照演讲内容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选取一些兴奋语言,绵延不断地“埋设”在演讲稿中,让它像星星一样闪烁,像眼睛一样放射出睿智的光芒,会拉近演讲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满足听众的心理需要,但要讲求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千万不能不顾对象,故弄玄虚,刻意求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日本投降时发表的广播演说中,首先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接着又回顾了四年前的珍珠港事件,让所有美国人的心都为之跳动,在缅怀亲人的同时,阐明这是自由对暴政的胜利,并认定“胜利后的明天将是全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希望”。整篇演讲起伏有致,既肯定了民族的精神与意志,又让人民对明天充满必胜的信心。
3. 敢于打破定势,善于标新立异
人都有好奇心,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身就具有兴奋作用。打破常规,标新立异是设置兴奋点的很好方法。为了使演讲吸引听众,在尊重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的基础上,要对演讲稿进行必要的创新,打破思维定势,要敢于创造,善于借鉴,造清新之气,树时代新风。外交场合的演讲大多平稳有度,但1972年尼克松来华时,在一次演讲中却说:“长城已不再是一道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隔开的城墙。但是,它使人们想起,世界上仍然存在着许多把各个国家和人民隔开的城墙。长城还使人们想起,在几乎一代人的岁月里,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着一道城墙。”听到这里人们不知来意是善是恶,自然细心聆听下文:“四天以来,我们已经开始了拆除我们之间这座城墙的长期过程。”一句话让人轻轻放下提起来的心。

4. 加大语言力度,提高刺激强度
从生理学角度讲,在额定域值内,人的感官接收外来刺激的强度越大,神经兴奋的程度越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最容易记住对自己有重大影响、对自己有利的、自己主观愿意记住的或给予自己重大刺激的信息。听众对演讲反映强弱,或者说演讲对听众兴奋程度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演讲语言的强度。演讲语言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演讲者对演讲内容的熟悉程度、对事物的感悟程度、对问题分析的透彻程度和现实立场的鲜明程度。演讲要尽最大努力把问题看得透彻、准确、鲜明,始终给听众一种压力感和责任感。如泰戈尔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开头便说:“我的年轻的朋友,我眼看着你们年轻的面目,闪亮着聪明与诚恳的志趣,但是我们的中间却是隔着年岁的距离。我已经到了黄昏的海边;你们远远地站在那日出的家乡。”相对陌生而又清新雅致的诗句从诗人的口中缓缓流出,哪一个青年能不为之动情动容,继而为他的连珠妙语所吸引?他由此升发开去的保持纯净灵魂和自由精神的演讲自然就异常深入人心。
幽默使演讲结尾更富情趣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演讲结尾追求的最佳效果。在多种多样的演讲结束语中,幽默式可算其中极有情趣的一种。一个演讲者能在结束时赢得笑声,不仅是自己演讲技巧十分成熟的表现,更能给本人和听众双方都留下愉快美好的回忆,也是演讲圆满结束的标志。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一、用幽默的语言来结束演讲
1.造势。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是好幽默的。他在某市的一次演讲中,开头即说“我今天给大家谈六个问题”,接着,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井井有条地谈下去。谈完第五个问题,他发现离散会的时间不多了,于是他提高嗓门,一本正经地说:“第六,散会。”听众起初一愣,不久就欢快地鼓起掌来。
老舍在这里运用的就是一种“平地起波澜”的造势艺术,打破了正常的演讲内容,从而出乎听众的意料,收到了幽默的效果。
2.省略。1985年底,全国写作协会在深圳罗湖区举行年会。开幕式上,省、市各级有关领导论资排辈,逐一发言祝贺。轮到罗湖区党委书记发言时,开幕式已进行了很长时间。于是他这样说:“首先,我代表罗湖区委和区政府,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掌声过后,稍事停顿,他又响亮地说:“最后,我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我的话完了。”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结束了演讲。
听众开始也是一愣,随后,即爆发出欢快的掌声。因为,从“首先”一下子跳到“最后”,中间省去了其次、第三、第四……这样的讲话,如天外来石,出人预料,达到了石破天惊的幽默效果,确实是风格独具,心裁别出。
3.概括。某大学中文系一次毕业生茶话会,首先是系党总支书记讲话,三分钟的即兴讲话主要是向毕业生表示祝贺。然后是彭教授讲话,主题是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还引用了列宁的名言。第三个讲话的潘教授朗诵了高尔基的《海燕》片断,以此勉励毕业生们学习海燕的精神。第四个讲话的系副主任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母校和老师们。紧接着,毕业生们欢迎王教授讲话。在毫无准备而又难以推辞的情况下,王教授站起来,先简单地回顾了数年来与同学们交往的几个难忘片断,最后一字一顿地说:“前面几位给大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可我还是喜欢说他们说过的话。(笑声)第一,我要祝同学们胜利毕业!(笑声)第二,我希望同学们‘学习、学习、再学习’。(笑声)第三,我希望同学们像海燕一样勇敢地搏击生活的风浪。(笑声、掌声)第四,我希望同学们不要忘记母校,不要忘记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们!”
在这里,王教授通过对前面四个人的演讲主题的简练概括,旧瓶装新酒,不落窠臼,结束了一次机智、风趣且具有个性特点的演讲。
  二、借助道具产生幽默效果结束演讲
1.对比。鲁迅先生在结束《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的演讲》时说:
“以上是我近年来对于美术界观察所得几点意见。今天我带来一幅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请大家欣赏欣赏。”
说着,他一手伸进长袍,把一卷纸慢慢从衣襟上方伸出,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幅病态丑陋的月份牌。顿时全场大笑。
鲁迅先生借助恰到好处的道具表演,与结束语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具幽默。不仅使演讲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而且使听众在笑声中进一步品味先生演讲的深意。
2.双关。在延安的一次演讲会上,当演讲快结束时,毛泽东掏出一盒香烟,用手指在里面慢慢地摸,但掏了半天也不见掏出一支烟来,显然是抽光了。有关人员十分着急,因为毛泽东烟瘾很大,于是有人立即动身去取烟。毛泽东一边讲,一边继续摸着烟盒,好一会,他笑嘻嘻地掏出仅有的一支烟,夹在手指上举起来,对着大家说:“最后一条!”
这个“最后一条”,毛泽东的话是最后一个问题,又是最后一支烟。一语双关,妙趣横生,全场大笑,听众们的一点疲劳和倦意也在笑声中一扫而光了。
  三、借助幽默的动作结束演讲借助幽默的动作来结束演讲。
这样的例子虽很少见,但不乏珠玑。
美国诗人、文艺评论家詹姆斯·罗威尔1883年担任驻英大使时,在伦敦举行的一次晚宴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餐后演讲》的即席演说。最后他说:“我在很小的时候听人讲过一个故事,讲的是美国一个卫理公会的牧师。他在一个野营的布道会上布道,讲了约书亚的故事。他是这样开头的:‘信徒们,太阳的运行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向前或者说是径直的运动;第二种是后退或者说是向后的运动;第三种即在我们的经文中提到的——静止不动。’(笑声)先生们,不知你们是否明白这个故事的寓意,希望你们明白了。今晚的餐后演讲者首先是走径直的方向(起身离座,做示范)——即太阳向前的运动。然后他又返回,开始重复自己——即太阳向后的运动。最后,凭着良好的方向感,将自己带到终点。这就是我们刚才说过的太阳静止的运动。”(在欢笑声中,罗威尔重又入座)
这种紧扣话题的传神动作表演,唯妙唯肖,天衣无缝,怎能不赢得现场听(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欢笑声!
演讲的幽默式结尾方法是不胜枚举的。关键是演讲者要具有幽默感,并能在演讲中恰如其分地把握住演讲的气氛和听众的心态,才能使演讲结束语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轰动效应。

演讲经验十六条 
--------------------------------------------------------------------------------
1、演讲的前一晚必须睡眠充足,使喉咙获得良好的休息。
  2、穿着合宜得体的服装。
  3、在演讲前,如果有机会与听众打成一片,应该把握住,与听众握握手,对他们微笑,或打个招呼。
  4、心理上、情绪上、精神上保持放松,预先假设可能发生的事,但不要被它困扰。
  5、在讲台上,要轻松自在地站好。
  6、最应该注意的当然是演讲的内容。在做引言时,应先将重点主题陈述出来,然后在主文中,将主题一一剖析,并且赋予新的观点。试着多讲一些词藻丰富的话。可能的话,最好掺入一点幽默的字眼(千万不能使听众觉得无聊)。注意强调重点,戏剧性地把它们说出来,随后降低声音,再安静下来。
  7、准备周全的题材,并且做充分的预备和练习。
  8、演讲前不要进食。乳制品尤应禁止,因为它可能使你的喉咙充满粘液。
  9、演讲前对自己说:“你很棒!”
  10、上台前做几次张大嘴巴的动作,当然,大笑也可以,如果有理由,这样你的下颚会变得柔韧舒服。
  11、要开始说话时,保持微笑环视所有听众,然后做一次深呼吸。
  12、头几句要轻松一点,引领听众不由得发笑。
  13、在听众人群中找一两张快乐友善的脸,经常望望他们,这会令你觉得自己被重视。
  14、仔细听一听麦克风传来的自己的声音,以确定自己的嘴巴是应靠麦克风近一点,还是远一些。
  15、多用一些肢体语言,借此帮助你吸引听众的注意。
  16、手边放一杯冰水,喉咙干燥时就啜一口。
成功演讲应具备的八个特征 
--------------------------------------------------------------------------------
从古至今,由中到外,无数著名的演讲家的演讲艺术虽然各显风采,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的艺术真谛,即笔者下文所归纳的八个特征:
  一、演讲目的的真理性
  人们登台演讲都受制于一定的动机,诱发于一定的目的,这是人类行为特征所决定。但是,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演讲目的。而真正成功的演讲,其目的在于讴歌“真理”,在于激发人们去追求“真”“善”“美”,即富有“真理性”。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张岱年认为:“真”是认识的价值,即对客观世界与人类自身有正确的认识;“善”是道德的价值,即用道德准则来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国家、民族需要之间存在的矛盾;“美”是艺术的价值,即客观世界的事物,有些适合人的情感,令人感到愉快,人类能创造出一些令人愉快的物品即艺术品,艺术品能给人美感。成功演讲的目的——追求真、善、美,就是:要极力揭示或传播主观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宣传谬论;要大力引导人们用道德准则去正确调整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设法误导人们的伦理道德;要努力完善演讲,使自身演讲成为“艺术品”,给人以美感,同时,教会人们去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而不是让人美丑不分,以丑为美。演讲只有为真理而演讲,为呼唤真理而演讲,那它才有真正的生命力,才会经得起时间与历史的考验,才会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事业的发展。一切违背真理的“咆哮”,终将被真理所抛弃,而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二、演讲形象的人格性
  演讲的圣堂并非任何人随意所能登踏,也并非任何人所讲都能如愿。成功演讲本身对演讲者是有选择的。不论是谈论自己,还是抒发他人、他物,演讲者都要有形象的塑造。这个形象是以“人格化”为基调的,演讲者人格形象的树立,事实上就是形成演讲者的人格魅力与磁性,演讲者有了这种魅力与磁性就为演讲成功营造先入为主的意境。演讲者的人格不在于美丽的外貌和华贵的装饰,而在于具有坚定信念、优良品行、刚毅果敢、一身正气、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以及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品格。这种品格也是演讲的一种无声语言,它会自然吸引人、产生感染力。孔子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大凡成功的演讲者都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和人格形象再塑。没有人格、品德败坏的人是无权登台演讲的。一个行动的矮者、知行不一的人,充其量只能来一阵理论的空喊;一个品行败坏、图谋不轨的人再动听的语言只能是一时的欺骗。
  三、演讲观点的共鸣性
  任何演讲离不开谈理论、讲观点。但谈理论讲观点决不可以盲目进行。在注意观点正确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听众的可接受性。听众接受、形成共鸣,才能成功。演讲的观点阐述必须考虑听众所处的时代、场合,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层次的听众选择不同的观点和语言表达方式,最终实现演讲者与听众心理相容、观点共鸣。成功演讲者常常把句句言辞说在听众的心坎上,或让听众点头称是,或让听众激动不已,甚至让听众无法控制自己而爆发出阵阵笑声和掌声。这就使演讲者与听众融于一体,形成共鸣。这种共鸣源于演讲者善于抓住听众的所思、所想、所言的困惑,并且能加以突破。成功演讲者注重演讲选题,使之具有时代性;注重观点选择,使之符合科学、符合实际、符合听众且富有新意。老生旧说不行;不顾对象瞎说不行;不分场合乱说不行。相反,应老生新论、因人而说、因地而讲、因事而谈,实现演讲者所言、所语、所感、所悟、所举、所动与听众达成最佳的交流,形成最强烈的共鸣。
  四、演讲思维的哲理性
  成功演讲都能给人留下难忘的言语、深邃的思考以及人生美好的启迪。这种外在的成功离不开内在的功夫,即演讲者哲理性的思维,形成思维哲理性的品质。演讲者无论对本人或他人的经历、事迹、教训、感想,还是对事物、事件的评价、感受都应进行缜密的思维、提炼,使之具有哲理性。李燕杰同志指出:哲理是人们基于深刻的现实感受与观察,对生活所做的艺术概括,其中闪耀着作者的真知灼见,它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智慧,还能陶冶情操,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为此,成功的演讲者必须常常观察社会、洞察现实、思索人生、理性思辨、深层思维、哲理概括。虽然,听众不可能记下演讲者的句句话语,但经过演讲者千锤百炼而成的哲理性语言,能打动听众的心,能给听众无穷的思考和深远的启示。

  五、演讲语言的多样性
  演讲者与听众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演讲语言来实现的,离开了语言,演讲也不复存在。演讲语言是个丰富多彩的王国:既有意美以感心的内部语言,又有音美以感耳的口头语言;既有形美以感目的态势语言,也有物美以感人的道具语言;既有诗词的熟练背诵,又有名言警句的灵活运用;既有抑扬顿挫,又有轻重缓急;既有高昂的语调,又有低沉的声音;既有严肃的格调,又有诙谐的幽默等等。成功演讲正是能适时、适度、适情、适意灵活自如地综合运用这些语言。综合运用多样性语言就是让听众接受多方的语音刺激,从而调动听众“听”的积极性,强化演讲主题,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记,为演讲成功服务。用贫乏枯燥的语言、用单一乏味的言辞演讲是难能获得成功的。
  六、演讲选例的典型性
  演讲离不开举例,举例目的为佐证或导论。但选何事例、选多少则必须依演讲主题、观点需要而定。不必多选,也不可少选。多选常常给人以事例堆砌、讲解故事之感;没有事例则又给人缺乏说服力之感。成功演讲其选例要具有“典型性”:一方面选用事例必须同阐述观点紧密相连,必须能说明问题,不能说明问题的事例,决不可牵强附会,否则适得其反。“理解万岁”演讲如果将100个故事、事例都讲,那就未必有“理解”的效应,而蔡朝东同志最后精选了十五个事例说明问题,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引用的事例必须是具有代表性、时代性,偶发的事例不能做为本质认识的依据。为此,选例的典型性就在于“精”“实”“新”,同时,所选之例应能感动人、吸引人、折服人。
  七、演讲神形的情感性
  演讲贵在打动人心,而要打动人心离不开演讲者的情感注入,即演讲者的感情流露和情绪表现。无论在演讲的起始、过程、还是推向高潮,乃至结束,演讲者的神形都应随着演讲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富有情感性。例如,万承奎教授在做“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演讲时,表现出对有人自我践踏生命的痛惜、对掌握命运强者的赞颂,表现出的情感变化、神情动作令人叫绝,自觉不自觉地把听众带入情感世界从而让人去体验百态人生、去领悟生命把握之要领。可以说,成功演讲者都是情感丰富者。这种情感发自演讲者的内心,表现出:爱憎分明、喜怒分辨、苦乐分界。没有演讲者的情感投入,就不会有听众的情感付出。没有演讲者的情感变化,也就难以激起听众的层层情感波澜。
  八、演讲结局的激励性
  如果说,演讲目的企盼是希望听众去追求真理,那么,演讲的最后结局与归宿就是实现这种期望。演讲无论其过程是给人兴奋,还是叫人沉思,但最终都必须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启迪。激励性正是演讲的效益所在。通过演讲实现激发人的正确动机,引发人的良性行为,这是所有成功演讲最根本的目的。演讲者通过自身的优良品德、完美人格让听众产生可敬、可爱,令其学习、效仿产生激励,通过演讲中表现出的高亢激情、纯真热情、乐观心境等情感活动满足或符合听众需求,使听众产生积极的态度和肯定的情感;以演讲者活跃的思维、焕发的精神、倍增的干劲催人上进;也可通过演讲中对听众的特殊评价、信任、鞭策等予以激励!蔡朝东同志在首都师范大学做的“创业万岁”演讲就给听众以极大的激励与启迪,调查显示,98%以上的人听了他的演讲后有收获、有启迪。有的听众说:“蔡朝东同志的演讲不单是激动三分钟,甚至可以启迪我一生,从他朴实的话语中,我听到了一颗火热的心在跳动,我为此而深深的感动,我想,如果将来我也是一县之长,我将效仿蔡朝东同志为人民说话,为人民干事,即使当教师,我也将尽我的职责。当然,演讲给我启示的不止是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历史上凡是成功演讲无不是催人向前的进行曲!
  上述演讲“八性”是成功演讲最主要的特征和艺术性所在。我们要实现成功演讲就要做到“八性”,我们要逼近成功演讲,就是尽力减少与“八性”之间的差距。同时,演讲“八性”又是成功演讲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涉及了演讲的参与要素即演讲者(形象、思维)—→内容(观点、选例)—→手段(语言、情感)—→听众(目的、结果),涵盖了演讲的全过程,即目的—→演化—→结局。这“八性”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从而构筑成成功演讲的艺术真谛。
怎样唤起听众的共鸣
--------------------------------------------------------------------------------
演讲者发表演讲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说服、鼓动、感召听众,因此,如何使自己的演讲唤起听众的共鸣,从思想深处征服听众,就成为演讲者最为关注的 问题。那么,演讲者怎样才能唤起听众的共鸣呢?
一、用趋同法唤起
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共同的地位、经历、愿望、志趣、信仰、理想等,都具有趋同性,演讲者可以从趋同的角度入手,去寻找与听众的共同语言,渲染与听众 的共同体验,去缩短与听众的心理距离,唤起听众的心理共鸣。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作的圣诞演讲: 
我今天虽然远离家庭和祖国,在这里过节,但我一点也没有异乡的感觉。我 不知道,这是由于本人的母亲血统和你们相同,抑或是由于本人多年来在此所 得的友谊,抑或是由于这两个文字相同、信仰相同、理想相同的国家,在共同 奋斗中所产生出来的同志感觉,抑或是由于上述三种关系的综合。总之,我在 美国的政治中心——华盛顿过节,完全不感到自己是一个异乡之客。我和各位 之间,本来就有手足之情,再加上各位欢迎的盛意,我觉得很应该和各位共坐 炉边,同享这圣诞之乐。
在圣诞之夜的特定氛围中,演讲者娓娓述说共同的血缘、文字、信仰、理想,以及共同的奋斗结下的同志般的情谊。这些共同的体验把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 实现了双向交流,唤起听众温馨亲切的心理感受。
二、用求异法唤起
追求新奇是听众的正常心理,演讲者可以巧妙构思,以求异为“突破口”,给 听众以新鲜奇特的刺激,设置吊起听众胃口的悬念,调动听众的逆向思维,在 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使听众产生恍然大悟的心理愉悦。 

例如,在一次演讲赛中,某演讲者走上讲台,展示出一张纸,上面写着“1> 2,1>多”,然后讲道: 
朋友们,看到这个题目,怎么样,很荒唐吧!是的,单从数字上说,“1” 是所有自然数中最小的一个。可是,我要说,任何数字离开了具体事物只能是 枯燥无味的,只有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有实际意义。“1”在有些 时候,它可以大于2、大于3、大于4,甚至大于多。比如计划生育吧,多生 有害国家,多生有害人民,多生有害自己。夫妻同育一枝花,利国利民又利家 。从这个意义上讲,难道不是1大于2、1大于3、1大于4、1大于多吗? ……
在这里,演讲者匠心独运,巧设悬念,反弹琵琶,求异促思,激发了听众的好 奇心和思辨欲,最终在揭秘解惑的释然中,对演讲的主旨心领神会而产生强烈的 共鸣。
三、用对比法唤起
事物之间的对比能更清楚地显示各自的特征,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演讲中,用 对比的方式来唤起听众的心理共鸣,可以突出演讲主旨的倾向性,引起听众对 演讲信息的高度重视,从而与演讲者产生心理的交融。 
例如,某大学邀请一位老教授作关于演讲技巧的报告,当时校园里正同时举行青年歌手大奖赛。老教授走上讲台,发现台下虽有空位,但走廊上却站 着不少学生,可见这是心中犹豫不决的听众,他决定要争取这部分人。他放弃 了原来的开场白,这样讲道:
同学们,今天首先是你们鼓舞了我,你们放弃了青年歌手大奖赛,来这里听 我演讲,这说明你们严肃地作了选择,在说的与唱的之间,一般人选择唱的, 而你们却选择了说的;在年轻小伙子、姑娘和老头子之间,一般人选择小伙子 和姑娘,而你们却选择了我这半老头子。这说明你们认定说的比唱的好听,老 头子比年轻人更有魅力,这使我产生了一种返老还童之感。
开场白后报告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走廊里的人挤进了座位,后面的人又挤进 了走廊。老教授先把说与唱、年轻人与老头子对比,再把一般人与听众在二者 之间的选择作对比,既褒扬了听众,又巧妙地展示了自己的睿智,引起了听众的重视,使双方心理相容,产生共鸣。
四、用想像法唤起
人的一切行为都离不开想像。在演讲中,运用想像激发听众的心理共鸣,变演讲者的有意想像为听众的无意想像,变演讲者的创造想像为听众的再造想像。通过演讲者绘声绘色的描述和生动形象的比喻,使听众在内心再现演讲者描述 的艺术境界,从而心驰神往,深受感染。
例如,杨鹏程在湘潭师院新生开学典礼上的演讲《门》,他抓住该校新建校门的造型——“两个交叉的‘S’”,以此为“激发点”展开想像: 
汉语教授认为它是校名第一个字“湘”的第一个字母“X”,代表新生一入大门,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师大生。数学教授认为它是数学王国里代表未知数的“X”。物理教授认为是一条抛物线,是声波震动示意图。英语教授认为是英文“科学”的第一个字母,这是一座科学之门。哲学教授认为是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两种理 论命题的探讨……
最后,演讲者在想像的基础上满腔热情进行总结。演讲者关于校门的奇异诱人想像,唤起了莘莘学子强烈的进取意识,必将使之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五、用情感法唤起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也是演讲生命力的源泉。演讲只有用真情实感的流动、跳跃和燃烧才能感动听众,演讲者只有用血、用泪、用自己生命的激情去呼喊、 去敲击才能叩开听众的心扉,震撼听众的灵魂,才能有效地唤起听众的心理共鸣。
例如,一次余秋雨先生在四川大学作演讲,述及他的一位上海音乐学院的朋友之死的情景,他深情地讲道:他的两个学生正在国外,听说老师病危,中止合同,飞回上海,为老师临终演出。那一天,有着许多毛病的上海人,正如我曾多次写过的一样,都激动起来、崇高起来,好多不懂音乐的人也买票去听。小学生们的家长对记者说:“带他们来,是为了让他们明白什么叫音乐,什么叫老师……,几天后,这位教授死了,龙华附近花店的花一售而空。病房里堆满了鲜花,楼梯上一层一层地 叠满了鲜花……”
这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感人的一幕,使听众分明感受到,那曾经在上海的带了几分悲怆和崇高的气氛,此刻就弥漫在演讲会场。听众的灵魂在演讲者动情的讲 述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振。
六、用理趣法唤起
演讲的说理最忌空洞抽象,生硬说教,演讲者要善于揣摩听众心理,顺应听众需求,激起听众探究的兴趣,做到理趣相生。而理趣相生的说理能够使演讲 的道理更加深入人心,激起听众发自内心的共鸣。 
例如,某青年的演讲《新时代的流行色》中的一段:
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表现自己吗?可我要说:表现自己又有什么过错呢?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不都在表现自己吗?孔雀开屏、白鹤亮翅;一粒种子总要发一片芽叶,一株小草总要顶一朵花蕾。就连没有生命的矿物质也是自我表现的呀,金子要发光,硫磺有气味,更何况我们人呢?……如果我们屈辱地保持那种夸张变形的谦虚,临阵畏缩不前,凡事后退一步,尽管你有经天纬地之才 ,万夫不当之勇,也只能自我埋没,自我淘汰。
这段话以一系列自然现象说明宇宙万物皆自我表现,这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演讲者把精辟的论述与形象的描绘融为一炉,既给人以哲理的启迪,又 给人以艺术的美感,理趣浑然,相得益彰,激起听众心理共鸣。
七、用反问法唤起
演讲中的反问句并不需要听众来回答,而是一种表达强烈情感、进行双向沟通的手段,以反问的方式来唤起听众的心理共鸣,能激起听众心中的波澜,把演 讲推向高潮,增强演讲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例如,董文华的演讲《我不愿做这样的飞鸽》中的一段:
我怎能嫌弃脚下的土地,难道她不是960万平方公里的组成部分?我们怎能嫌弃大别山贫穷,难道她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模样?难道祖国的儿女只有躲开的理由,而没有建设的义务?难道一个新时代的人,一个有血气的青年能做这 样的“飞鸽”?

可以看出这一连串的反问,寓答于问,反复激发,句句扣动心弦,字字催人猛醒,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 
总之,演讲者要善于根据不同的内容、形式、语境、对象等,选择恰当的手法,叩击听众的心扉,震撼听众的心灵,唤起听众的共鸣。当然,也可以 综合运用几种手法,对听众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的心理激发,打动听众,征服听众,取得最佳的演讲效果。
怯场的心理因素和防治 
--------------------------------------------------------------------------------
有过公众演讲经历的人都知道,很少有人能心情平静信心十足地登上演讲台。即使如鲠在喉,即使深感荣幸,或毛遂自荐,随着演讲日期的临近,绝大部分演讲人都会心中忐忑不安:我是否已准备充分?听众会喜欢听吗?我会不会一上台便会把演讲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
  造成怯场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往往也因人而异。但下面几点原因却带有极大的普遍性:
  1、评价忧虑。这是造成怯场心理的最主要的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任何存在评价的场合,人们一般很难发挥自己原有的水平。大多数人对自己在初次约会中的表现不十分满意。在演讲中,由于评价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听众在“裁判”演讲人,所以演讲者的忧虑更多,心理负担更重。
  2、听众的地位。如果我们面对的听众比我们的地位高,或者我们认为比我们重要,我们讲话时便感到特别紧张。求职者在评估小组面前的表现往往很不自然,这一方面是因为评价忧虑,另一方面也无疑是因为评估小组“大权在握”。
  3、听众人数。一般人都愿意在“小范围”内讲话。如果听众人数很多,演讲者便会倍加谨慎。因为他们觉得一旦出错或表现不佳,“那么多人”一下子都知道了。过分的小心谨慎加大了怯场的可能性和程度。
  4、对听众的熟悉程度。大多数人在“熟人”面前讲话比较自然。面对陌生的听众我们之所以紧张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几乎一无所知,而他们在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内便会对我们作出评价。
  5、听众的观点。如果你知道听众或大多数听众所持观点和你的观点一致,那你便会信心十足。反之,你便会有很多担心。
  6、准备是否充分。若演讲者自己心里觉得自己对演讲准备得不充分,觉得有“出丑”的可能,那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可能出卖他。
  上面我们分析了造成怯场心理的主要原因,下面是几种“药剂”。
1、充分准备。对付怯场心理最有力的武器是诚心实意地告诉自己你对本次演讲准备得十分充分:你的选题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听众很有吸引力;你对该题目已深思熟虑,而且收集到了所有所需资料;你的演讲稿紧扣主题,安排有序;经过反复演练,你已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演讲时间;你对自己的仪表和临场表现有充分信心;你有能力很好地对付讲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2、适应变化。如果你原计划给二三十人作演讲,到场后发现听众有二三百人,你会怎么办?你准备了一份非常正式的演讲稿,走上演讲台你却发现大家都穿着牛仔服和T恤衫之类的衣服,你将如何想?你准备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内容,可上场前主持人告诉你你只有十五分钟的演讲时间,你又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演讲中绝非偶然事情。所以,如果你被邀去演讲,不要忘了事先收集如下信息:1有无固定论题?论题范围?2听众成分(包括人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工作性质以及参加演讲的原因等);3演讲地点(包括其地理位置、场地大小、有无话筒等内部设施),如果有可能,最好亲自去演讲地点看一看,作到心中有数;4演讲时间;5有无听众提问。
  3、练习放松。演讲前,如果你仍感到紧张,下面几种方法有助于你放松:
  (1)深呼吸。作深呼吸的目的是供给你充分的氧气,帮助你在演讲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这里所讲的“呼吸”当然指的是腹呼吸而不是肺呼吸。歌唱家和演员们都知道腹呼吸在控制声音方面的重要性。
  (2)肌力均衡运动。肌力均衡运动是指有意识地让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有规律地紧张和放松。比如你可以先握紧拳头,然后松开;你也可以固定脚掌,作压腿,然后放松。作肌力均衡运动的目的在于让你某部分肌肉紧张一段时间,然后你便不仅能更好地放松那部分肌肉,而且能更好地放松整个身心。  
(3)转移注意力。演讲前要积极听取主办人和听众意见,这样你便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更好地放松身体和思想。
  4、带点幽默感。幽默是演讲中的食盐。优秀的演讲人和有吸引力的演讲内容只有加上恰到好处的幽默才能创造出成功的演讲。所以当你遇到怯场心理的袭击时,不妨将之“幽默”而去,在听众轻松的笑声中解脱自己。
  演讲是冒险。冒险家的事业中总是存在着恐惧,但成功的冒险家都有对付恐惧的办法。作演讲应时刻铭记这一点。
  (译自patricia Bradley Andrews著的《演讲基础》第四章 陕西 姜亚军 编译 )
演讲者的修养和能力
--------------------------------------------------------------------------------
作者:邵守义 
演讲者为了使演讲获得最好效果,应该在思想、道德、品质、学识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和水平,对此作的努力和培养就是演讲者的自我修养。那么,演讲者都应具备哪些修养呢?概括地说,就是先进的、科学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丰富渊博的知识。下面分别谈谈。 
一、演讲者要有先进的、科学的思想 
演讲者演讲的目的是教育人、启迪人,提高听众的思想认识、文化水平。这就要求演讲者本身必须具备先进的、科学的思想,这样才能远见卓识,高瞻远瞩,识前人所未识,讲前人所未讲。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演讲家如德摩斯梯尼、西寨罗、林肯、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无一不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演讲也无时不在闪烁着真理、科学、智慧的光芒。今天我们提倡的“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也就是这个道理。尤其在科技高度发展时代,新知识、新学科不断涌现,更需要演讲者努力学习,迅速掌握各种新思想、新科学和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听众。 

二、演讲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从某个侧面说明了演讲者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任何一种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人或社会发生关系,并受到一定社会规范的限制和协调,演讲也是如此。作为演讲主体的演讲者,更应以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水准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带头恪守社会道德规范,并应具备以下四点。1、政治道德。即应当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良好的政治品质、坚定的理想信念。2、职业道德。演讲者必须遵守自己从事职业的道德,如医德、师德等。3、社会公德。演讲者在一举手一投足间都应讲究文明礼貌,彬彬有礼。4、伦理道德。演讲者必须具备高尚的伦理观、恋爱观、婚姻观,以此才能把正确的伦理观念传播给听众。 
三、演讲者要有丰富的学识 
演讲者要有丰富的学识,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需要,也是演讲成功的基本条件。古今中外的演讲家无一不是学识渊博的,他们之所以能旁征博引,妙语惊人;之所以能把生动、具体、精彩的事例自如地组织到演讲中,就因为他们博览群书,知识宏富。在当今科技发展时代,各种科学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演讲者如果不了解新知识,跟不上现代科学文化发展步伐,就不会使演讲充实、新鲜、生动。 
有了思想、品德、学识等方面的修养,演讲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体现在三个方面:准备演讲时,有了敏锐观察力,就能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获取大量素材,通过分析和判断,从中发现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和社会主流;在演讲中,有了敏锐观察力,可以了解听众的表情、心理及场上的气氛变化,及时调整演讲的内容、方式、节奏;在演讲后,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可以从周围的反映中综合分析自己演讲的成败得失,以使自己的演讲臻于成熟。 
2、丰富的想象力。在演讲中,想象力如同“点金术”,有了它就可以“思接千载,视通千里”,才能使演讲内容充实、新颖而多采,才能将各种各样的事物与演讲主题巧妙地组合起来,讲起来才能文思泉涌,增强演讲的浓度、广度和感染力。这需要演讲者努力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力,对任何问题都拿出认真钻研的热情,对任何事物都要有一种兴趣和求知欲望,并逐步增加生活经验,这是想象力的基础。 
3、较强的记忆力。演讲者在演讲前的准备阶段,博览群书,吸取丰富知识,掌握大量材料和信息,当写演讲稿时,凭着记忆力,才可以如囊中取物一样,迅速、准确地组织到稿中。在演讲中,也要靠记忆力,才能将演讲稿的主要材料、观点、事例等牢记于心。这样讲起来才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4、良好的表达力。演讲如果离开了口语表达能力是不可思议的。演讲者道德必须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演讲稿写得再好,表达不出来,同样做不了演讲家。当然,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天生,它可以经过后天培养、训练而成。一般通过读讲法的训练,都可以达到口语表达流利顺畅,抑扬顿挫。所谓读,就是默读、朗读、快读;所谓讲,就是在任何场合、时间、机会都勇于去讲去练,久而久之定会提高。
以上我们讲了演讲者
你说话具有说服力的十项提示  
1.要以权威的腔调讲话。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必须熟悉你讲话的内容,你对你的题目了解得越多越深刻,你讲得就会越生动越透彻。
2.使用简单的词汇和简短的句子。 最简洁的文章总是最好的文章,其原因就是它最容易理解,关于讲话和对话也可以说是同样的道理。
3.使用具体和专门的词汇和词语。 绝对掌握了这种艺的人是耶稣,他说话使用的词汇和发布命令所使用的词语都是简单、简洁、一语中的并且容易理解的。例如,他说的“跟我来”不会有人不明白。
4.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词汇和说一些没有用的事;
5,说话要直截了当而且中肯。 如果你想在你所说的各种事情上都取得驾御人的卓越能力,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集中一点,不要分散火力。相信你肯定会击中靶心。
6.不要夸口。 不但永远不要夸口或者言过其实,而且在陈述你的情况时还要动脑筋为自己留有余地,这样你就不必担心会遇到什么责难。
7.对待听众不可盛气凌人。 即使你可能是你要讲的这个专题的权威人士,你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盛气凌人地对待听众。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人不在某个方面比我更精通。
8.要有外交手腕及策略。 圆滑老练是指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去说适当的事情又不得罪任何人的一种能力。尤其是当你对付固执的人或者棘手的问题时,你更需要圆滑老练,甚至使用外交手腕。要说做起来也很容易,就像你对待每一个女人都像对待一位夫人一样,对待每一个男人都像对待一位绅士一样。
9.要为你的听众提出最好的建议,不要为你自己提出最好的建议。如果你能做到达一点,那谁都没有办法从你的脚下抢走一块地盘,你也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0.要坦率而开诚布公地回答所有问题。 如果你能按照我前面绘你列出的九项提示去做,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到这一条。
平时就要做好语言储备
擦亮你的词汇比擦亮你的皮鞋更要。
我们---你和我---和这个世界只以四种方式接触。旁人是根据四件事情评估我们,并将我们分类:我们做什么,我们看起来什么样子,我们说些什么,我们怎么说。而方语占了其中的四分之二。我们的方谈,随时公被别人当成判断我们的根据。我们说的话,显示我们的修养程度;它似能让听者知道我们究竟是何出身;它们是教育和文化的证明。
如果一个人为了社交特地擦亮了皮鞋,穿上地尘不染的漂亮衣服,企图维持自己的自尊以及争取旁人对他的尊敬;但他却未企图擦亮他的高词汇,说出毫无瑕疵的句子,等于不断而且正确地向这个世界宣示,他不是真正有文体修养的人。
艾略特博士在担任哈佛大学校长三分之一世纪之久后宣称“我认为,在一位淑妇与绅士的教育中,只有一项必修的心理技能,那就是正确而优雅地使用他(她)的本国语言。”这是一句意义深远的声明,值得各位深思。
声音要自然
将自己投注到演讲中,集中全副心神对听众造成心理与感情的冲击。

音调的转变调节,其实直接受我们精神和情绪状态的影响,同时你的声音状态也会影响听众的精神和情绪。
所以,一个成功的演说家要使自己的讲演对听众造成心理与感情上的冲击,就必须通过不断变化的你的声音方式,来使你的表达更为生动、强劲,富于弹性。
(1)强调重要的要点,不重要的跳过去。 在日常谈话中,我们只对重要的字加强语气,对其它字则匆匆跳过去。对整个句子也是这么处理,好上一些重要的字突出来。
(2)改变你的声调 我们与人交谈时,声音从高到底,然后又回头高高低低地重复下去一直不停,且永远像大海的表面那样起伏不定。为什么?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关心。但这种方式令人感觉愉快,而且也是种很自然的方式。
(3)变化说话的速度。 小孩子说话的时候,或是我们平常与人交谈时,总是不停地更改我们说话的速度。这种方式令人听了很愉快,很自然,不会令人有奇怪的感觉,而且具有强调的作用。事实上,这还是把某项要点很突出地强调出来的最好的方法。
(4)在要点前后要停顿一下。
林肯经常在谈话途中停顿。当他说到一项要点,而且希望他的听众在脑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时,他会倾身向前,直接望着对方的眼睛,足足有一分钟之久,但却一句话也不说。这样突然而来的沉默,和突然而来的嘈杂声有相同的效果: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样做,使得每个人提高注意力、警觉起来,注意倾听对方下一句说些什么。
在公共场合演讲---回答问题时
通常演讲之后要有提问。通过将问答阶段与几个简单的规则结合起来会更好。   
首先,招呼屋子里所有的人,不要让他们不经点名就说话。请他们起立,如果合适,在他们提问之前要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单位。重复他们的问题以便所有的人都能听到。   
如果有人是在描述而不是在问问题,您可插入讲话并礼貌地说:"请问您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有人问了您不能回答的问题,您不必因为承认不能回答而感到为难。您可建议"也许这个屋子里有人比我知道得多,可能更适合回答您的问题。"   
如果有人问了不友好的问题,您可以避免回答,指出这里不是争论的地方。可以将回答延迟,建议与他私下会谈。   
如果有人一个接一个地问,不管别人,您可建议会后私下谈,并说:"我很欣赏您的兴趣,但其他人也有机会提问才公平。"
 
在公共场合演讲---如果您是演讲者
成功演讲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充分准备、事先演练。演讲可长可短,可严肃可幽默,但您一定要准备好材料,几个小时的准备和演练是很值得的,到时您的演讲就会很流利。   
您的公开评论要生动以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您的演讲不能枯燥无味或荒唐。没有人能将笑话讲得完美,如果您不会讲,不要担心。严肃同愉快同样有效,尤其是您的讲话能打动听众的心。   
在公共场合的演讲规则如下:   
1.调整好语调,保持低音。   
2.调整好嘴与麦克风的距离,以便坐在后面的人能听到,也没有刺耳的杂音。不要打口哨或手拍麦克风,正常说话,问问后面的人能否听到。   
3.确定麦克风的高度正好,以便您能自然站立。   
4.演讲要说到要点上。即使您是个出色的即席演讲者,加入未经练习的说明会让您跑题。   
5.在讲台上,您可以抓住边角,或做几个手势,或翻翻纸。不要编造事情,不要把口袋里的东西弄得叮当响,不要让手在面前发抖,不要把纸弄出声响,注意使手保持静止。为表示强调,手势很重要,但到处晃动胳膊会起分散作用,听众也会分散注意力。   
6.千万不要用手抓麦克风。这样会发出声响,并会使您表现出紧张状态。   
7.如果您感到要打喷嚏或咳嗽,只管打,但不要对着麦克风。如果连续地咳嗽,要道歉。暂停,喝口水,清一清嗓子。应该带着手绢以备用。   
8.如果时间到了或已经讲完了,总结性的讲话会给听众一个准备。如果您在他们开始坐立不安之前和他们希望您能讲得更多的时候结束演讲,您的听众会认为您是个出色的演讲者。
  
 

我要投稿   -   广告合作   -   关于本站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留言
Copyright © 2009 - 20012 www.www.hxsw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57365.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