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闻敏感是衡量记者能否迅速推断某一新闻事实引起观众反响程度的洞察能力 新闻敏感是衡量电视记者新闻嗅觉的综合标志。能否迅速推断某一新闻事实在观众中可能引起的反响程度,既表现为记者对正在变动的客观事物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也表现为记者对这一新闻事实的预见能力。今年4月间,兴国广播电视合收到一封观众来信,反映社富中心小学五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陈联荣,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的危险。收到这封来信后,记者立即赶往社富中心小学采访。通过深入采访了解到:陈联荣是个非常不幸的孩子。10年前。母亲因房屋倒塌被压死,父亲受不了这意外的打击而精神失常。使陈联荣陷入了衣食无着落的困境。但陈联荣是一位聪明可爱的孩子,几年来。小联荣在极其艰苦的困境中刻苦学习,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五次在省市级还放比赛中获奖。由于生活没有保障,年仅13岁的陈联荣,曾有几次或弃学外出打工的念头。面对这位聪明可怜的孩子,我们参加采访的同志的心都颤抖了,我们似乎感到应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呼吁人们救助这位贫困孩子。在局领导的支持下,第一篇<<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大阳>>的专题新闻产生了,专题以现场采访为主,以事实传情。专题播出当天晚上,兴国糖厂厂长黄青就打电话给编辑部,表示愿意救助陈联荣。第二天上午,黄青厂长带着慰问品驱车赶往社富中心小学看望陈联荣,并代表全厂干部职工捐款1000元,个人捐资200元。县广播电视台又及时进行了报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纷纷向陈联荣捐物。赣州电视台、市广播电视台和江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还多次采用兴国广播电视台的追踪报道。整个报道,从《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大阳》<<他究竟需要什么>><<陈联荣顺利步入中学>>,采用多侧面,多角度的方法,进行了深度报道,观众反响很大效果很好.不少好心人向陈联荣同学伸出了友爱之手,参与捐款物捐的有一般干部职工,也有领导于部和个体工商户;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报道,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教育事业的主持和希望工程的关注。我们也从中得到启示:是否能及时地发现新闻线索完全取决于记者的职业敏感。记者应善于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特别是在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或者司空见惯的事件中,迅速及时地捕捉到新闻。并能紧紧把握这一新闻事实道时进行深度报道。 4.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见微知著、在无关紧要的事实中发现有新问价值的“大新闻”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虽然都是社会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但一些不显眼的形式和现象,往往被人们忽视,殊不知其中可能包含“大新闻”。记者的功力就是要知徽见著,从平凡之中看出不平凡从寻常中看不寻常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小事往住不为人注意,但只要你经过一番细心观察,把它同周围的客观事实联系起来,往往就会发现隐藏在小事之后的重大内容,揭示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1987年“六一”前夕,参加一次县里独生苗家长座谈会听到一些独生子女家长说,如今常为独生苗苗爱吃零食、乱花钱而伤脑筋。无独有偶,不久,笔者在县师范附小采访,又听说这所学校进行美德教育时,开展“节约一分钱支援四化建设”的竞赛活动,有422名儿童参加了存款,存款数额达到6855。68元。而且县工商银行还特意为小朋友开办“一分钱起存儿童存款专柜”,学校也将星期六下午的少先队队日活动定为存款日。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笔者经过县城凤凰大道储蓄所门前,一群刚从储蓄所出来的小朋友正争着看谁的存款多.笔者立即取出照相机,拍下了这感人的瞬间,这张图片先后被<<人民日报>>、<<信息日报>>、<<妇女之声报>>和<<江西教育>>、<<金融时报>>等多家报刊杂志采用日本朋友—一日中友好协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协会会长福田一郎先生,看到<<人民日报>>1987年8月4日第三版上的这则图片报道后,还特意给县师范附小的校长写信说,他深为中国孩子们的行为所感动。从这里看到了中国儿童的美好心灵和高尚美德。并告诉校长先生,他已将孩子们把节省每一分钱视作一种美德的新闻图片收入了他的珍藏。从这件事中,笔者也深深体会到新闻处处有,新闻记者只要做有心人,经常注意和留心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就可以见微知著,一触即摄,在不显眼的小事中发现“大”新闻.新闻敏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读几本教科书能够解决的问题,它要新闻记者自己长期地、脚踏实地在新闻实践中去磨练,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提高.我们新闻界的老同志把它归纳为“五多”:多学、多问、多听、多看、多想。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1979年在河南省新华分社的一次记者会上,关于新闻敏感的论述,有这样一段话:记者的新闻敏感,归根结底……在于思想解放,多学习,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人民,才能发掘很多新闻题材。当然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要不断地努力”,这都是培养新闻敏感的经验之谈。外国有些记者也认为:“敏感来自勤奋”、“懒人当不了记者”,这些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值得我们很好借鉴。
浅谈电视记者的新闻敏感_新闻传播论文
论文作者:佚名 论文来源:不详 论文栏目:新闻传播论文 收藏本页
3.新闻敏感是衡量记者能否迅速推断某一新闻事实引起观众反响程度的洞察能力 新闻敏感是衡量电视记者新闻嗅觉的综合标志。能否迅速推断某一新闻事实在观众中可能引起的反响程度,既表现为记者对正在变动的客观事物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也表现为记者对这一新闻事实的预见能力。今年4月间,兴国广播电视合收到一封观众来信,反映社富中心小学五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陈联荣,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的危险。收到这封来信后,记者立即赶往社富中心小学采访。通过深入采访了解到:陈联荣是个非常不幸的孩子。10年前。母亲因房屋倒塌被压死,父亲受不了这意外的打击而精神失常。使陈联荣陷入了衣食无着落的困境。但陈联荣是一位聪明可爱的孩子,几年来。小联荣在极其艰苦的困境中刻苦学习,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五次在省市级还放比赛中获奖。由于生活没有保障,年仅13岁的陈联荣,曾有几次或弃学外出打工的念头。面对这位聪明可怜的孩子,我们参加采访的同志的心都颤抖了,我们似乎感到应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呼吁人们救助这位贫困孩子。在局领导的支持下,第一篇<<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大阳>>的专题新闻产生了,专题以现场采访为主,以事实传情。专题播出当天晚上,兴国糖厂厂长黄青就打电话给编辑部,表示愿意救助陈联荣。第二天上午,黄青厂长带着慰问品驱车赶往社富中心小学看望陈联荣,并代表全厂干部职工捐款1000元,个人捐资200元。县广播电视台又及时进行了报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纷纷向陈联荣捐物。赣州电视台、市广播电视台和江西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还多次采用兴国广播电视台的追踪报道。整个报道,从《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大阳》<<他究竟需要什么>><<陈联荣顺利步入中学>>,采用多侧面,多角度的方法,进行了深度报道,观众反响很大效果很好.不少好心人向陈联荣同学伸出了友爱之手,参与捐款物捐的有一般干部职工,也有领导于部和个体工商户;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报道,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教育事业的主持和希望工程的关注。我们也从中得到启示:是否能及时地发现新闻线索完全取决于记者的职业敏感。记者应善于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特别是在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或者司空见惯的事件中,迅速及时地捕捉到新闻。并能紧紧把握这一新闻事实道时进行深度报道。 4.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见微知著、在无关紧要的事实中发现有新问价值的“大新闻”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虽然都是社会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但一些不显眼的形式和现象,往往被人们忽视,殊不知其中可能包含“大新闻”。记者的功力就是要知徽见著,从平凡之中看出不平凡从寻常中看不寻常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小事往住不为人注意,但只要你经过一番细心观察,把它同周围的客观事实联系起来,往往就会发现隐藏在小事之后的重大内容,揭示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1987年“六一”前夕,参加一次县里独生苗家长座谈会听到一些独生子女家长说,如今常为独生苗苗爱吃零食、乱花钱而伤脑筋。无独有偶,不久,笔者在县师范附小采访,又听说这所学校进行美德教育时,开展“节约一分钱支援四化建设”的竞赛活动,有422名儿童参加了存款,存款数额达到6855。68元。而且县工商银行还特意为小朋友开办“一分钱起存儿童存款专柜”,学校也将星期六下午的少先队队日活动定为存款日。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笔者经过县城凤凰大道储蓄所门前,一群刚从储蓄所出来的小朋友正争着看谁的存款多.笔者立即取出照相机,拍下了这感人的瞬间,这张图片先后被<<人民日报>>、<<信息日报>>、<<妇女之声报>>和<<江西教育>>、<<金融时报>>等多家报刊杂志采用日本朋友—一日中友好协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协会会长福田一郎先生,看到<<人民日报>>1987年8月4日第三版上的这则图片报道后,还特意给县师范附小的校长写信说,他深为中国孩子们的行为所感动。从这里看到了中国儿童的美好心灵和高尚美德。并告诉校长先生,他已将孩子们把节省每一分钱视作一种美德的新闻图片收入了他的珍藏。从这件事中,笔者也深深体会到新闻处处有,新闻记者只要做有心人,经常注意和留心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就可以见微知著,一触即摄,在不显眼的小事中发现“大”新闻.新闻敏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读几本教科书能够解决的问题,它要新闻记者自己长期地、脚踏实地在新闻实践中去磨练,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提高.我们新闻界的老同志把它归纳为“五多”:多学、多问、多听、多看、多想。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1979年在河南省新华分社的一次记者会上,关于新闻敏感的论述,有这样一段话:记者的新闻敏感,归根结底……在于思想解放,多学习,更多地关心社会,关心人民,才能发掘很多新闻题材。当然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要不断地努力”,这都是培养新闻敏感的经验之谈。外国有些记者也认为:“敏感来自勤奋”、“懒人当不了记者”,这些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值得我们很好借鉴。